本节主题】
智慧是什么
【本节简介及学习收获】
智慧本身是难以名状的,所以我们要探讨智慧是什么,一个好的方法是从与我们人生相关的不同维度切入,本讲从幸福、知识、财富三个维度出发,共同探讨智慧是什么。
通过深入学习,你将了解从这三个维度看,到底什么才是智慧。
壹心理|人生的智慧(第一讲)【思考作业】
1.如果越有智慧的人,越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的话,从0到10,你给自己的智慧打几分呢?0代表完全听不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10则代表非常清晰自己内在的需要、并且能够毫无冲突地接纳它。
2.如果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的话,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复杂还是越来越单纯了呢?如果单纯更能让接近幸福的话,你愿意给自己的生活做做减法吗?
1
你好,我是林紫,邀请你与我一起、共读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晚年的著作《人生的智慧》。
这本书的标题非常宏大,“人生”和“智慧”从来都不是容易讲的话题,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俗套,被当作成功学或“心灵鸡汤”。但这本书经历了近200年的时间洗礼,仍然还能被学者和大众都奉为经典,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深刻洞见呢?
开始读书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作者叔本华、以及这本书背后的故事。被人们称作“悲观主义哲学家”的叔本华,1788年生于德国一个富商家庭,作为“富二代”,他不愁吃穿,但一生都离群索居,始终致力于探索人生问题。
他在康德、柏拉图和印度佛教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31岁时出版了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认为“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
叔本华对这本书充满自信,但事实是:一年半的时间却只卖了不到100本,备受冷遇;直到63岁,叔本华又为这本著作写下了《附录和补遗》后,找到一家小出版社勉强出版,没想到却引起轰动、成了畅销书。
我们要读的《人生的智慧》,是《附录和补遗》的一部分,就好像是叔本华为“人生钟摆”找到了定锚。而这样的定锚,恰好是每一个想要在痛苦和无聊的人生里,寻找幸福的人都渴望得到的。
可能你会觉得很好奇,作为一名从业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师,我为什么要带大家来“啃”一本不太好懂的哲学书呢?
在我看来,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心理学从哲学而出,也终将回归到哲学。眼下的中国,心理学正处在越来越热闹的阶段,和我20多年前创办林紫心理机构时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这无论对于大众还是热爱这门学科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心理学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都有它的局限性,需要有人在热闹之中保持冷静,并尝试在比心理学更深广和更持久的层面上继续探索,尝试从人类本身的局限性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想,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相对冷静的人、与大家一同前往生命的更深处。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正好可以作为下一段探索之旅的“伴手礼”,送给与我一样、想要走得比“心理学”更远一点点的朋友们。
什么是智慧呢?用叔本华的话来说,所谓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度过一生的艺术。
20余年心理咨询工作中经手过的众多案例,让我清楚地看到:缺乏智慧的生命,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和技术,即使通过咨询解决了当下的困扰,在漫长的一生中,烦恼也仍会此起彼伏、也是无法参透人生之“苦”的;同时,缺乏审美和闲暇的生活,会令现代人的生命力越来越枯萎,而要恢复这样的生命力,自然和艺术比心理学更“有用”。
这些想法,恰好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里找到了一一的共鸣,这也是我在接下来这几天会跟大家探讨的内容。
叔本华在这本书里,通过探讨“人生的智慧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以及“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等几个方面的话题,一步步将自己一生的哲学思考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将按照这四个话题、将书中的章节和现实生活以及咨询案例结合起来、逐一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护隐私,我们在这里分享的所有案例,都是虚拟或合成的,仅仅用来帮助大家理解书中的要点。
同时,除了书中原有的四个章节以外,我还会在最后为大家增加一个重要的整合章节:“我怎么定义自己”。通过整合,我希望每一位和我一起共读的朋友,无论选择“孤独”还是“庸俗”,无论你人生的钟摆此刻是怎样的节奏,最终、都可以成为你自己、将自己的人生过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2
今天,我们就先从第一部分:“人生的智慧是什么”这个话题开始,一起来解读这本书。
智慧本身是难以名状的,所以我们要探讨智慧是什么,一个好的方法是从与我们人生相关的不同维度切入,去看看这些维度下的智慧是如何显现的。在我建构的“智慧-幸福”心相模型里,我总结了三个比较重要的参照维度,先来看第一个:幸福(大家可以参考文稿中的图片一起学习)。
壹心理|人生的智慧(第一讲)如果说智慧就像宇宙深处万物起源的奇点,幸福则与它遥相呼应、就像人类心灵的“奇点”——无限小、爆发力却无穷大,一旦被激活,整个生命都会绽放光芒。
虽然叔本华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度过一生的艺术”。可是另一方面,叔本华骨子里又坚信:“这个世界中,唯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而幸福不过是痛苦暂时的缺乏,不过是欲望与无聊较为迅速的交替。”
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们评价他是“悲观主义的”,不过在我看来,这不是悲观,而是清醒和理智地活着,因为叔本华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只是向外部世界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人生就只能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痛苦,和欲望满足后的无聊中度过。
但如果你知道幸福在于自身,而不是外部世界,那么人人都可以把痛苦的人生,过成幸福的人生。想明白这一点的人,就是智慧的人。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智慧,就是能够向内探索、从自身内在机制,而非外部环境中找寻幸福的能力。
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的父亲,早年打拼创下一份辉煌的家业。随着父亲老去,企业的继承问题提上了日程,而他则在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中,陷入了焦虑。他身边所有人都认为,作为长子,他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企业的掌控权,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大家说得对,所以竭力争取机会,想在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奇怪的是,越是想要展示、结果却越是事与愿违,不断出现的失误,让父亲大失所望、暴跳如雷。
我问他:“面对父亲的失望,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他说:“很矛盾的感觉,一方面觉得没有面子,一方面又好像松了口气,然后又因为‘松了口气’而觉得很自责。我甚至觉得,是自己在故意把事情搞砸。”
我又问他:“把事情搞砸,能让你得到什么吗?”他想了想,说:“得到解脱吧——我其实一点也不想掌控什么。”
我再问:“那么你想要的是什么呢?”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要平淡一点的生活,不想像我父亲那样一辈子只有工作。我其实更喜欢每天能够看看书、听听音乐,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应酬。”
我说:“听上去你想要的、和身边人想你要的不一样?”他点头说:“对!在他们眼里,我只有得到掌控权,才是成功和有面子的,我觉得他们也有道理,所以才会硬着头皮冲上去,结果把自己搞得那么焦虑!”
接下去的几次咨询里,我们反复做着同一个练习: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直到最后,他挺直腰板、长舒一口气,有力地做了两下扩胸运动,放松而坚定地说:“我决定了,接受面子、权力和财产的损失,跟随自己的内心——如果不这样,我会损失更多重要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感到幸福快乐!”
这位来访者通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增长了智慧,而智慧降低了他的焦虑。现在,你也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是你,你的内心会如何选择?通过看自己向内寻找幸福的能力的强弱,可以判断自己智慧的高低。在这一点上,从0到10,你给自己的智慧打几分呢?
3
除了幸福,知识,也是识别智慧的一个参照维度。在我建构的模型里,知识存在于一个人和智慧之光交界的地方,是人们巩固和扩展自我存在感的通道之一。不过,和智慧不同的是,过度地追求知识、常常让人们离幸福的奇点与越来越远。
我的一位来访者,从小被公认为“智力超群”,人生的每个节点也踩得恰到好处:考入最好的大学,入职顶尖的公司,与心仪的女孩结婚生子,30岁辞职创业、几乎没经历太大波澜就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他人眼中完全是一个幸福的典范。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女孩出现了,智力超群的他心想:我管理几千人都没问题,管两个家又算什么呢?结果,没到一年,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里:妻子患上了抑郁、情人要求结婚、一向成绩优异的孩子突然开始厌学、公司业务出现滑坡、而他自己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
来咨询的时候,他像是在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我是怎么把自己的生活搞砸了的……一个人怎么样才不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
我说:“也许聪明还需要智慧来把关。”
他抬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继续问:“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说:“我的体会是‘聪明’让人盆盈钵满、而“智慧’让人放下多余。”
盆盈钵满,意味着尽可能地拥有更多。拥有更多,随之而来的烦恼也更多;放下多余,痛苦与无聊才会渐渐远离。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情感,也适用于知识。我们所受的知识教育,长期以来都以向外的“更多”、“更好”为目标、缺少了向内探索的训练。结果,头脑学得越多、心越糊涂,因为这样的教育和学习会发展出,越来越多依赖外部评价的不健康的自恋。
所以,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心理学的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说:“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你可以用它来检验自己关于人生的知识与智慧的储备情况,看一看你的人生是越过越复杂、还是越过越单纯了。
比如:同样一本心理学书籍,有的人读完后只认识了100个心理学概念,这是知识的储备;有的人读完后则认识了自己,这就是智慧的储备。知识的储备,可以武装出复杂的头脑,智慧的储备,则有助于回归心灵的单纯。
4
帮助我们识别智慧的第三个参照维度是财富。我把它放在模型的右侧,和知识相对应。如果说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在精神层面扩展存在感的话,财富对应的则是人们物性的满足。
叔本华说:“财富带来幸福,也会打扰幸福。财富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是‘过剩’,对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帮助不大。”这让我想到我的一些来访者,他们一路奋斗、积累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后,却突然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了。他们一方面恐惧自己失去斗志后,守不住现在的生活,一方面又觉得现在的生活并不幸福、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中一位来访者说:“以前有三百万的时候,不开心了我就去旅游,然后想:等我挣到三千万就好了;后来有三千万了,旅游也不开心,我就买跑车,想着等我挣到三个亿就好了;现在有好多个“三个亿”了,不开心了我就买游艇、买私人飞机,可还是不开心!再往下怎么办?难道只有一边挣钱一边抑郁?”
和这些来访者的心灵困境形成对比的,是2005年我在《财富人生》节目中、与罗大佑的现场对话。主持人叶蓉问罗大佑:“您身边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大佑每个月的开销不会超过一万元(台币),而且,你还经常去买打折的衣服,有没有这种事?”
罗大佑说:“我是客家人,应该是比较节俭的。我反对浪费,我觉得浪费财富,是一种罪恶。有限度而且正确地去消费,才是一个健康的人生。但是,我相信太节俭的生活,对我来说,也是不健康的。”
我接着罗大佑的话说:“大家还知道,生活节俭的大佑,在买吉他时却格外舍得花钱。在我来看,大佑是把对音乐的热爱,变成了自己的财富。而且这个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在不断地增值。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呢?那就是你愿意为某件事物付出代价,而且你还付得起!”
罗大佑说:“对!太对了!”所以,我想财富的多少,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是一个心理量、而不是物理量。
所以,你看,财富是把双刃剑。通过它获得了愉悦感和幸福感的人,是了解自己愿意支付怎样的心灵“对价”、并且能够放下多余和过剩财富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智慧的。
也许你会说:“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现在不幸福,就是因为没有钱,等我有钱了自然就会幸福了!”
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现代社会里,金钱财富似乎的确成了,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美国心理学家对“乐透彩票”中奖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奖一年后,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感并不比没中奖的人更强烈。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享乐适应”,也就是说,花钱买喜欢的东西或薪水增加,只能带给人短暂的快乐,对人的整体幸福感提升有限。这种感觉就像在水车上奔跑一样,永远在追求,快乐感却仍在原地踏步,所以也叫“快乐水车理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或者必须去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带着智慧来看待和使用财富。缺少了智慧,过剩的财富和过剩的情感乃至知识一样,都会激发起人们更多的贪恋、嗔恨和痴迷,而人世间一切痛苦、烦恼和迷惑,恰恰都由此而来,所以佛法将“贪嗔痴”称为“三毒”,认为只有“勤修戒定慧”,才能“熄灭贪嗔痴”。
好,今天的共读,我们简单回顾了叔本华的一生、探讨了什么是人生的智慧以及识别智慧的三个参照维度。
希望大家能找个不被打扰的时间,静静地思考一下今天的两个问题:
1.如果越有智慧的人,越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的话,从0到10,你给自己的智慧打几分呢?0代表完全听不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10则代表非常清晰自己内在的需要、并且能够毫无冲突地接纳它。
2.如果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的话,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复杂还是越来越单纯了呢?如果单纯更能让接近幸福的话,你愿意给自己的生活做做减法吗?
先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