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卷十 曹操冢

聊斋志异 >卷十 曹操冢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08:16 被阅读0次

【原文】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馀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

【翻译】

许昌城外有条大河,水势汹涌,靠近山崖的地方,河水很深而且发黑。盛夏季节,有人到河中洗澡,忽然像被刀斧砍了一样,尸体断裂,浮出水面。后来,又有一个人遭到同样的命运。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感到惊讶奇怪。县令听说这件事后,派了很多人修闸截住了上流,水排干以后,只见山崖下有个深洞,洞中装了一个转轮,轮子上排着明晃晃的利刃。他们拆掉转轮,进入洞中,发现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的字都是汉代的篆书。仔细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墓。众人打破棺材,弄散了尸骨,把所陪葬的金银珠宝全都取走了。

异史氏说:后人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哪里想到真正的曹操墓竟然在七十二冢之外呢?曹瞒真是奸滑呀!但是千馀年来朽骨还是不保,狡诈又有什么用处呢?唉,曹瞒的智谋正是曹瞒的愚蠢所在啊!

【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曹操墓葬的传说故事,写得诡异,阴森,作者充满鄙夷唾弃之情。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是主张丧葬从简而已。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曹操墓也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即以《曹操冢》所言崖下深洞“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几句而言,即有许多漏洞:身为帝王的曹操不可能“有小碑”。魏晋流行的碑体绝不可能“字皆汉篆”,而“曹孟德墓”云云也与曹操的身份称谓不符,这些都与蒲松龄过分痛恨曹操且缺乏考古知识有关。

相关文章

  • 周朝简牍:《逸周书》不入流?!

    明朝吴琯《古今逸史》,搜集有《汲冢周书》,十卷七十一篇,并标有“晋孔晁注”。然而,荀勖、杜预、卢无忌亲眼见过“汲冢...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葛巾

    《葛巾》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中的篇目,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舌尖上的《聊斋志异 猪婆龙》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繁钦冷眼观尘世,别出心裁描“定情”|云游汉魏六朝诗苑⒀

    繁钦,字伯休,东汉颍川人。少年时以文才机辩得名,诗文皆巧丽,曾为丞相曹操主簿。有集十卷,今存《繁休伯集》辑一卷。作...

  • 三国十胜十败之:道胜

    三国十胜十败之:道胜 郭嘉留给曹操和我们的还有很出名的《十胜十败》,这是当初曹操攻打张绣失败,袁绍写信取笑他,曹操...

  • 《聊斋志异 聂小倩》分明一场仙人跳,却被写成情未了

    《聊斋志异 聂小倩》紧跟着《婴宁》出场,曾被改编影视剧近十次,是蒲松龄创作巅峰时期代表作,第二卷里这两篇可称为压卷...

  • 七律·嘲2019年初股灾式悍世狂牛

    科创鸣笛锦浪开, 死海魂惊悍马回。 白骨冢前翔偷笑, 东方信里艳红梅。 炸尸封板声威壮, 十倍狂牛卷尘来。 新韭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卷十 曹操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