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颜乐处

孔颜乐处

作者: 湖畔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07:59 被阅读0次

        宋明理学也被学术界称作宋明新儒学,这当然是相对于原始儒学而言的。但是,它到底新在哪里呢?这么一个问题,经常在我的心中引起狐疑。

    先秦时期周孔、思孟乃至荀子开创的原始儒学以修己安人为宗旨,也一直都在寻求得到社会管理者的推广运用。但是,直到汉代的董仲舒,才为当权者接受并逐渐得到实施,为秦汉追求的大一统体制发挥社会作用。虽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观念对社会稳固和黎民百姓生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让儒学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董仲舒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我们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做好人与做坏人竟然就那么不一样?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问题的确虽然被原始儒学提出来却没有来得及真正展开。在官员士人看来,学术肯定是重要的,但是,在民众那里,做人或许更加重要。因为一般百姓不一定要去做学术研究,但却不能不去做人。而宋明理学不再如董仲舒那样去“三年不窥园”皓首穷经,而是抓住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难题,试图加以解决。

    据史书上说,程颢程颐的父亲程珦是周敦颐的好友。程父知道周敦颐学问好,便要求两个孩子跟着周敦颐先生念书。周敦颐就问程颢程颐:你们读过《论语》,那里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说,颜回居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喝着一瓢冷水,吃着一钵子冷饭,却成天乐呵呵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即所谓“孔颜乐处”话题。这个来自《论语》的古老话题却令兄弟二人很有启发,成为他们学习钻研典籍并发明理学的起点。

    程氏兄弟经过周敦颐先生的启发,开始思考读书究竟为什么?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经过反复推究演绎,他们意识到,读经学习,不过是为了做一个快乐的常人,而不是什么成为达官贵人。这该如何理解呢?在程氏兄弟看来,古人提倡的成圣成贤,也许不在别处,就在“居陋巷一瓢饮一箪食”之际。我们寻常人,只要真正管住自己的欲望,追求心中的天理,即可以走向成圣成贤的道路。由此,天理被体贴出来了,仁心被发掘出来了,德性也被体知到了。相对于原始儒学而言,宋明新儒学的创新,正在于它倡导读书与做人相结合,实现了儒学走向民间,走向日常生活,倡导了读经学儒为了力争做一个体认天理的寻常人的精神指向。于是,他们孜孜以求,授徒讲学,与学生交流,畅谈各自读书做人的体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对天理体认。进而逐渐体会到,孔颜所追求的乐,实际上即是对仁爱和德性的自我体认。所以,不仅程颢主张的“识仁”与“定性”,明显与我等能否达到“仁者乐天”的境地联系在一起;程颐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就不再是对某物的认知,而是结合具体的事体了解把握心中的天理,这也与“孔颜乐处”密不可分。一个常人可以贫穷,也可以低贱,但只要能够真正在寻常生活中悉心体认天理,克己复礼,践行仁道,也就可以达到乐天知命的理想境界。可以这样说,从周敦颐的诚者之乐、张载的孝者之乐到程颢的仁者之乐、朱熹的礼者之乐直到陈白沙的自得之乐、王阳明的心安之乐,体现了宋明儒者对于孔颜乐处的进一步发掘、体认和强化,把儒学引到日常生活和普通百姓,构成宋明新儒学的突出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颜乐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o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