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联合小学推出了课程的全面改革。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求每位老师都要进行课程开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开发了属于自己的绘本课程。和绘本携手就是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一开始。我们做绘本,材料就是课本中一些有画面感的诗歌或童话故事。有时我们也进行续编或改编故事,就这样带着孩子们梳理画面,归纳提炼语言,直到二年级下半年,拿到一篇没有学过的童话故事,他们也会经过讨论商定作出完整的小绘本。讲真话,许多孩子的绘画水平并不高,可是我就这样小心翼翼鼓励着,呵护着,引导着,班上的孩子也就慢慢的成长着,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快乐学习。
去年5月份联合小学的现场会,我出了一节融合课,在付老师的建议下,我在课堂上出示了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本来我的原意是发挥绘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打开学生的思路,降低他们表达的难度。然后发现身边的爱,那节课预想的效果都达到了。而且无心插柳,无形间许多孩子还都掌握了一种写作方法,那就是中心句加具体事例。那时候我就觉得绘本不仅是图画,是文字,她给孩子们的应该可以更多。
去年的暑假,付老师又带领我们县直小学的八位老师在爱阅绘本馆推出了公益绘本阅读课。在那里我们接触了好多好多的绘本,八节课。我们不断地进行研讨,总结,再加上付老师一直对我们的指导,引领。那个暑假对于绘本的热情,真的就像八月的天气越来越高涨。那时候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是时候该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更宽阔的区域了。
就这样,开学以后,我开始带着孩子们读名家的绘本作品,读名家的系列绘本作品。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课堂上所引领的,所呈现的是家长的亲子阅读所不能达到的。
一次,我和班上的孩子共读了《科伯思先生想亲小母鸡》。那节课应该是我上了最得意的一节课了。因为一些小女生在日记中谈感受,说我以后长大了,一定不要上那些坏男人的当,不可以随便和他们交往,也不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让他们占我的便宜,不然我就死定了。而我们班上的许多小男生则在日记中写到。长大了不能当流氓哦。更不能打女生的坏主意。不然就成了科伯思先生啦。长大了,他们也许不会记得绘本的内容,可是我相信它会在某一个时刻迸发出来,影响他们,因为绘本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引发思考来碰撞孩子的心灵。就说这节课的应运而生吧。
照片上的这几个男生,有一个是我亲戚家的孩子,周日我看见他妈妈,他妈妈一脸担忧的说,你觉得我儿子是不是太憨厚了,太好相处了?上周五上社团课带回的绘本,是反正面的。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说,因为同桌没带绘本纸,所以他分了一半给他,这星期又找回一大堆脏兮兮的桌套来这个长大了,光剩吃亏了。这就是一位妈妈的担忧。也是一部分家长的担忧,我们总觉得精于算计的孩子才叫精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走到社会上才让我们放心。如果真的是那样,这将是多么残酷的一个社会呀,于是我想到了我读过的一本绘本《彩虹色的花》。就有了这节课。对于这节课我想达成三个目标。第一,读一本绘本。第二。以绘本为例,进行语言的仿写,进行画面的创编。第三,体会分享,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体验分享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因为疏忽,这节课有了它的不完美。而一节课的缺憾美。恰好会成就一个老师的不断进步。我和绘本有个约会。绘本绘出不一样的课堂。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