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点滴(1)- 中和

中庸点滴(1)- 中和

作者: 君子执中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0:58 被阅读0次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人生而皆有,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没有情绪,那就不成其为人,而是神,或者是物。儒家有入世的精神,所以不排斥情绪。

情绪未发的时候,称为中,即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因为理智不受情绪的影响,判断更为准确,更为客观。一旦情绪上来了,容易意气用事,看问题就会偏颇,做事就会偏激。

但是只要是人,总会有情绪,也会发出来。关键是要发而皆中节,即要发得合理、适度,达到和的境界。

中、和,从文意来看,是指感受情绪,让情绪受到节制,是个情绪控制、情绪管理的问题。人要能体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情绪未转化为行动之前。

至于如何做到中、和,即情绪管理的方法是什么,我暂时还不知道,留待后面继续学习。

相关文章

  • 中庸点滴(1)- 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人生而皆有,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没有情绪,那就不成其...

  • 中和中庸

    我在机场和书摊上经常看见一类书,那类书的封面上都印着类似“中庸之道”“谈中庸”的书名。 那时候是我初次接触中庸。 ...

  • 古石刻 石匾

    【 中庸之道 • 致中和 】清早期,64~34,厚9。青石。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

  • 幼稚园

    中和国学幼稚园,“中和”二字取自中庸。 《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

  • 【来自儒家的道德说教】Ⅱ《中庸》02

    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刚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刚曰中庸是也。” 朱子说: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 《礼记•正义》说:...

  • 朱子对“中庸”的赞美

    在《中庸》一书中,朱子把“中庸之道”从多个方位进行赞美,目的就是要人们都能尊崇中庸之道。 “中庸”,即“中和”,这...

  • 玩味《中庸》:何谓中?何谓庸?

    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于内、致中和于外的内外合一之道。修身始于至诚,止于致中和。《中庸》认为“诚外无物”,诚是认识世界...

  • 《大学.中庸》-读书摘要

    1、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C1 2、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C15 3、凡...

  • 《中庸》的“致中和”

    由于人长久以来都存在着无数的观念,这些观念隔断了自我和真我的链接。真我是一种了然灵知,并不是一切有形形式和观念形式...

  • 中庸中和之境界

    中庸中和之境界,我还是难以达到的。 有人说,中庸就是黄金分割点0.618,这是最恰当的界限。 君子慎独,喜怒哀乐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点滴(1)- 中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q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