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疏疏注不盈清冷的下午
雨中我是垂死的泳者
曳著長髮向你游泳
音樂斷時悲鬱不斷如藕絲
立你在雨中立你在波上
倒影翩翩成一朵白蓮
在水中央在水中央
我是負傷的泳者
只爲采一朵蓮一朵蓮影
泅一整個夏天
仍漾漾仍漾漾仍藻間流浪
仍夢見采蓮最美的一朵
最遠的一朵
莫可奈何你是那蓮仍立在雨裏仍立在霧裏
仍是恁近恁遠奇幻的蓮
仍展著去年仲夏的白豔
我已溺斃我已溺斃
我已忘記自己是水鬼
忘記你是一朵水神
這只是秋
蓮已凋盡
能将余光中的《回旋曲》演绎到极致,唱的如此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歌者,当世之人非殷正洋莫属,我在听了最早谱唱者杨弦、最出名演唱者齐豫所唱之后,得出上述结论。虽然我基本是音乐门外汉,但在听了“台湾民歌三十年嘉年华演唱会”上殷正洋那清亮绝伦、亦悲似喜的演绎之后,恍然如醍壶灌顶,原来歌是这么唱的!真正的歌者亦无需在衣饰、嗓音、技巧上多下功夫,只需要真挚的感情,仅仅是在歌时注入无限的感情,便已冠绝当世。
偶然听了“民歌三十年”,生出无限感慨,或许我孤陋寡闻,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殷正洋这个名字,直至震撼地听完了他唱的《回旋曲》,他所表达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不但真正的唱出了余老先生的诗情,与诗的意境达到完美的结合,更是将这首歌演绎的荡气淋漓,无比动人,让人拍案叫绝。只是一袭白衫,一介斯文中年男士,怎么看不象歌手,像是学者,儒雅风流,嗓音是极美的,浑厚圆润清亮,不沾一丝凡尘气息,从未听过有将一首诗唱得如此动人心魄的,窃以为超越了和他相似风格的费玉清的奶油与做作、姜育恒的颤音太过。上网查知,殷正洋居然是台湾鼎鼎大名的金钟歌王,但不喜欢“歌王”这个称号,称他为“歌者”更适合,只因他是真正的歌者,如同中世纪时的游吟诗人,好象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做诗,为了唱歌,亘古不变。
后来又听了万芳的一首《走在雨中》,之前听过齐豫的,更有名,也不错,但不及听万芳的那么让人感动,说实话,我也从未听说过万芳,只知曹禺的女儿也叫万芳,编剧写作什么的。比较让人难忘的是当万芳在投入的歌唱时,画面上重叠映出词曲作者李泰祥那枯瘦的身躯、那双满含泪水的苍老的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歌者将他的心血演绎的完美绝伦,那种心绪,更是复杂到了极点,私底下揣度,既有感谢歌者万芳将他的作品演绎的比较吻合他的心意,更是感慨年华已逝,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感慨良多。那万芳也已不年轻了,总有三、四十岁的样子,却是着一袭白色晚裙,自由散漫宛如少女,听说她初登台时也就16岁,看她的样子,介于成熟自然与天真烂漫之间,却又始终那么散漫不羁。当她歌时,是那样的不顾一切,酣畅淋漓,如大海咆哮向前,冲破了一切阻力,听者心中振奋不已。蓦地,音乐慢了下来,渐至声无,以为终结了,却突然间又响了起来,更是金戈铁马,动人心魄,直至听完,仍余音绕梁,心内震撼,回味不已。等至曲终人散,演员都集中在舞台上大合唱,却又瞥见万芳正旁若无人地与一男士对跳,是那种学生双人舞,更显自由散漫,她也大笑着,欢快无比,似在追回青春。
民歌三十年演唱会由于是在台湾国父纪念馆举行,许多人可能感叹不知有没有第二个三十年,于是便尽情尽兴,场面极其感人。虽然也看过纪念“911”演唱会等,那是更为精致的了,但总不及本土语言来得更为深入一些。
如同弘一法师绝笔“悲欣交集”四字所带给人的震撼一样,民歌三十年给我这样的感受。曾经有一外国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李叔同其人,从来也不认识一个汉字,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却在看到“悲欣交集”四字后泪流满面,不能自已,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民歌三十年是植根于同一块土壤,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看了都会心中有所怀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