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动物蜕变剩下的壳时,会想到人蜕变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有蜕变的情景,那些蜕变给人带来的思考是真炽而有意义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中的这些词,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不是简单的理解,而是人生意义的思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从千千万万个兄弟姊妹中脱颖而出,在母体中是由脐带供给营养长大的。当哇的一声坠地时,就成了独立的个体,这是人生第一次蜕变,这时候的蜕变者是没有任何感受。母亲的感受却是剧烈的,会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抵消一些痛楚。
婴儿的蜕变发生在0~3岁,断奶的过程让婴儿感受到了痛苦,这份痛苦会留在记忆的深处。随后的成长,会发生一次次的蜕变,如果不是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蜕变可能会止步于成年而完成。
在古代,会给成年的子女举行个仪式,以代表他长大成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现代,会有法律的规定,来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到了一定的年龄,是需要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现代人的蜕变会有很多次,不会因为人的年龄变化,而停止了蜕变。最后会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个自我是由内而外发生的变化。结果也是不一定的,正如前面说到的三字经那样,性相近,习相远。最后的蜕变会因人的选择不同,结果会大不相同。
蜕变不会都是好的,也会有不好的结果,在蜕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因素,并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而是去用科学的理论为基础,找到正确的方法,不断的去深挖自己的潜力,发现更多未曾发现的潜能,去尝试接触更多新鲜事物。
人的蜕变是会随着自己的意识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到了一定的时间而自然发生。这个过程,会在困惑与纠结中度过,当你想要发生蜕变时,是发现自己已经处于蜕变的临近点,可许是看到了更多不可能,才会阻碍自己去继续蜕变。
在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上,有一个这样的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变得让人不可思议。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可以看一下身边的人,那些相识的人。多年前曾经的玩伴,现在一个个变得都像是陌路人。
形成这样的结果,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人的经历则是蜕变的根本原因。有人蜕变成社会的栋梁之才,有人蜕变成社会的垃圾,这也是人与人蜕变的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
现在可以看到,人的蜕变是由后天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这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个人本身。有一句常说的鸡汤话,鸡蛋从里面打破是新生命的开始,从外面打破就是一个破鸡蛋。
想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用学习的方式给自己充电,不断地给自己体内汇聚能量,让生命从内而外焕发出活力。敢于面对挫折,勇于担当责任,这些充满鸡汤的话,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用正确的方式完成每一次蜕变,让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有这么一个说法,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从出生已经决定了要走向死亡,何必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呢?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开心过好每一天,极时行乐,不枉此生。
曾经我也被这样的想法左右着,在我发现这是一种消极的面对时,感到了空虚与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开始踏上寻找答案的旅途。在书中我向智者们寻找答案,碰到了苏格拉底,他对我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至此我开启省察自己人生之旅的探索。
在遇到查理•芒格,他对我说“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见什么都要钉两锤”,于是我学会了用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孔子他老人家对我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些道理教我谦虚为人,学过去的东西要不厌其烦地去温习,会有新的发现。
读书可以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通过交流来产生新的认识,这是我通过读书时的一点感悟。当把书里面的文字读进去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作者那思想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会注入到自己体内,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向。
蜕变如果能在不经意间完成,那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事实上,并非如此,当蜕变发生之时,必将会是痛苦的过程。这时候的当事者是脆弱的,就像蝉蜕壳时,浑身都是软的,只有经历过痛楚,才会有新的壳生成。
生命的意义会在蜕变中得到升华,因为蜕变的升华,而产生想不到的意义,那些意义只有经历过蜕变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外人看到的只是蜕变后的结果,在看到蜕变的过程会是感动与敬佩,经过蜕变的人生,也将会是不平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