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简友广场自以为诗
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赏析

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赏析

作者: 空谷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7-19 00:11 被阅读0次

同治六年至九年,作者居英为译员。

游山玩水抒情致,独自登上杜拉山。

心潮起伏吟七律,书写乡愁思绵绵。

“济胜渐无腰脚健”,取自《栖逸》反用典。

天下奇景无限美,吾愿欣赏广游览。

无奈腰疼脚步迟,然而我心不悲酸。

“探幽陡觉心胸开”,天高地迥境界宽。

胸襟豁达精神爽,心境融化大自然。

对仗工整诗意曲,总写一笔是感观。

随后精描而细写,见闻感觉更纷繁。

“泉声若共石斗激”,万仞高巅往下看。

声形并得浪花涌,与石相激响流泉。

共斗泉石叮咚响,无限生机峰壑间。

“岚影时与云徘徊”,动态情趣入眼帘。

山高云低藏形影,动静互衬相粘连。

着眼山静云飘动,凝视云静移山岚。

俯仰景色均奇美,心奇景观方超凡。

写景状物描如画,拟人手法融其间。

铺排细写还要细,分写“足底”与“眼前”。

“眼前已觉九霄近”,举手似乎可摸天。

山岚去天不盈尺,环顾自得乐如仙。

“足底忽送千峰来”,化静为动若流湍。

滔滔滚滚来脚下,如同江河起波澜。

错觉幻觉乱知觉,高峻雄伟凌霄间。

山势磅礴人惊悸,瞑眸意会得其全。

最后情景相融合,大起大落陡然转。

“天悦羁人出奇境”,美景对我颇喜欢。

怜我羁旅远华夏,或许怅然心中烦。

展现奇境慰藉我,赠予喜悦一时安。

孰能乐而不思蜀,无心无肺无肠肝。

“家乡不见空生哀”,自我悲叹离故园。

山高景奇仍异地,反而使我增悲感。

拂不之去理还乱,难释难消难排遣。

愿为化作望乡石,四季饱尝往来烟。

诗歌妙在角度好,高瞻远瞩登山巅。

声形色貌齐具备,白描拟人情缠绵。

思脉迂曲亦清晰,遣词新颖不浮浅。

学富五车灵秀生,吾辈可仰不可攀。

相关文章

  • 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赏析

    同治六年至九年,作者居英为译员。 游山玩水抒情致,独自登上杜拉山。 心潮起伏吟七律,书写乡愁思绵绵。 “济胜渐无腰...

  • 经商法则

    1、 地到无边山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2、 缘聚缘散自有期,尔我分别在今日。 陶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 ...

  • 宋诗14~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作者】苏轼【朝代】宋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

  • 吉大慧谷学生山东研学之行第二天:登泰山而小天下

    昔有仲尼“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后有杜少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东岳泰山古时以封禅至尊,告天...

  • 山登绝顶人为峰

    美景在险峰 摩天轮上漫烟波,云彩蓝天相应歌。 望远还需临险处,荡胸涤气壮心河。 ...

  • 方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诗词赏析

    方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诗词赏析 枯木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

  • 十六字令·山(新韵)

    山, 绝顶奇峰霞满川, 观天下, 独爱彩云端。

  • 登山偶感

    登完一峰又一峰 这山不与那山同 绝顶之上是寂寞 人生无处不途中

  • 山登绝顶我为峰

    我今天登上了青华山的最高峰——岱顶。青华山隶属于终南山(秦岭山脉)。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唐朝时也称之谓南山。 我退...

  • 山登绝顶我为峰

    泰山、黄山,普陀山。 蒙山、南山,山外山。 飞来峰,文笔峰,山高人为峰。这是我到过的地方,有感而发。 会当凌绝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so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