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体悟岁月岁月金典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④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④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10:52 被阅读0次

    十四、

    原文:略。

    译文:

    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闻更深入人心,良好的政令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畏惧它;良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提:

    若一直在对待百姓的事情上采取隔空影响或是管制,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实际上的效果与反应。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圣贤也好,亦或是君王也罢,更要关注的是百姓的心性与日常生活的实质。

    点:

    思想不如言辞,言辞不如实践,实践不如以身作则的圣人榜样力量,榜样力量不如全民死心塌地的跟随与效仿。制度不如政令,政令不如为民请命,为民请命不如德高望重的贤师的谆谆教诲,谆谆教诲不如学生前仆后继的传承与创新。

    十五、

    原文:略。

    译文:

    人能够不学就会的东西,叫做良能;人能够不通过思考就能明白的,叫做良知。幼小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等到长大的时候,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的,亲爱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仁;尊敬兄长,这就是义。没有别的原因,因为这两者是通行于天下的品德。

    提:

    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一方面是自身的天赋能力(良能)【个性】;一方面是自身的性善基础(自创生就懂得的事情,譬如幼小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良知)【共性】)。性善基础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使得其在长大后尊敬自己的兄长(一个人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良教),孟子以尊敬自己兄长作为判断标准之一。)

    点:

    1、每个人良能的实质不同,也即天赋属性不同——由眼、耳、鼻、舌、身、意所创生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生来对色彩敏感,有的人对声音敏感等,或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的天赋,且同一样天赋还有不同的能力强度),管理并妥当的通过一定的学习与成长,使得自身的天赋能够伴随自己一生,切勿像仲永那样。

    2、与生俱来的良能与良知,还得通过后天的良教,使得自身真正成为一个人类而存活在这世间的每个角落。否则,这些本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却会被居心叵测的外道利用并成为他们的傀儡。

    十六、

    原文:略。

    译文:

    舜居住在深山之中,与树木和石头相依,与野鹿和野猪相游,他跟深山里的野人所不同的东西很少。但是等到听到一句善言,见到一件善行,他就像江河一样,那种力量和魄力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提(点):

    能人比之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把握细节;强者比之能人的区别在于能够先根据大局观判断出进/退,而后在以细节制定自己日常待人接物的细节问题;圣贤比之强者的区别在于不仅能够判断进/退,注重细节,更能在细节的属性上偏向于善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十七、

    原文:略。

    译文:

    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不想自己不该想的事,仅仅就是这样而已。

    提(点):

    对于一般、正常的每日生活来说,大多运用是的、好的、我可以等词语来与他人做一定的应允或是什么。然而,生活中也定然充斥着需要自己来判断的事情(判断:往往是因为与正常生活中的习惯有了相反的选择——否定、拒绝、离开等),此时,帮助我们做出相反选择的即是我们的良能与良知:良(需要被拒绝、否定的东西,大多都是不良)能提供我们动力,良知提供我们以正确的选择,从而使得人们至少不被错误的决策而抱憾终生。

    十八、

    原文:略。

    译文:人之所以能够拥有德行、智慧、技艺、知识,常常是由于灾患的缘故。只有那些孤立无援的大臣、地位卑贱的庶子,他们操心劳神总是不得安宁,忧虑灾患更深,所以通达事理。

    提(点):与《告子下·十五》有着相似的意思,不在这里展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wz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