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成为雍正》的书,从这本书中让我重新认识了雍正。关于雍正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有几个,首先是他的继承问题,其次是他与大臣的关系,第三个是他的改革。以当时的局面来看,雍正并不是皇帝首先的接班人,正统的太子是皇二子,能够成为康熙的接班人,其中必然经历了一番权力的博弈。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当时局势的分析,还有对康熙的分析,在这些分析中,让我看到了雍正是怎么一步步地走上权力巅峰的。从雍正的成长经历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坚韧,而且还看到了一个是如何从逆境中走出来的。
某个层面上来看,雍正的母亲并没有对他很宠爱,反倒是对他的弟弟十四阿哥宠爱有佳。由于十四阿哥有着母亲的恩宠,加上有大将军的爵位,对于雍正这个哥哥也不是很尊重。在演绎中可以看到,十四阿哥与八爷党走的相当密切。
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会有九子夺嫡的说法,造成这样的局面与康熙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当时的清朝刚建立不久,康熙为了增加皇室的掌控力,给了各位王子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期望他们能够更好的辅佑新帝的统治。殊不知,当这些王子有了自己实力的时候,竟然把矛头指向了皇位,为了能够成为权力的拥有者,各位皇子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夺嫡斗争。
以至于,康熙对太子立了又废,废了又立的情况出现。在夺嫡的斗争中,雍正能够准确的把握住节奏,不仅赢得了康熙对他的信任,对外更是拉拢住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年羹尧,对内获得了当时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支持。
当然,彼时的雍正在太子队伍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以至于,那些想夺嫡的太子并没有把他当成主要竞争对手。就在雍正成为皇帝之后,其他皇子还以为是虚假消息。登基之后的雍正可谓是孤家寡人,面对康熙留下的政治局面,雍正不仅看到了吏制中的腐败问题,而且还看到了土著势力对抗中央的问题,还有皇子们不服的对抗。
某些方面来看,彼时的雍正面临的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为了能够获得官员的全力配合,他破格提拔了田文镜、李卫等诸权臣,这些人在受到提拔后,极力推崇雍正提出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乡绅一体的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当时出现的社会矛盾。
对雍正影响最大的是他废其他皇子,杀年羹尧和废隆科多。从书中也可以看到,雍正之所以会这样做,亦是事出有因。如果不是因为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势力已经影响到了政局的稳定,雍正亦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做为旁观者只是看个热闹,对于那些身处于事中的人来说,却是关乎着整个宗族的命运。
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了雍正,他的隐忍,他的执着,还有他的勤政,以及在执法时的严苛,还有对臣子的关爱,都构成了一个雍正身上的元素。也可以说,雍正是一个由多元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的人,他的复杂不仅体现在了对时事的把控上,而且还体现到了执政上。如果仅是从一些传说中看雍正,大概率上只是其中的一面,这样的片面,很容易混淆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