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阅读内容主要是自我管理获得掌控的5个步骤的学习。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和参与。
在捕捉的基础上,作者强调不要急于进行组织整理,而是要明确意义,即要回答关键问题,可以采取行动吗?一旦你决定了哪几件事可以采取行动,就必须把一切疑问化为两个问题,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我决心实现或完成它吗?下一步该怎么做?为了这个目标,我接下来要做哪些事?这种以结果导向型的思维有助于你把意识精力集中在解决办法上。
如同功能和形式是硬币的两面,思考和追踪思考的结果也是息息相关的。对我们身边可能有意义的一切事务进行区别,关键是确定它的归类项。是结果,行动,酝酿事项,还是辅助资料,参考资料或垃圾。分类的结果尽可能简单,且适合自己。
接下来讨论的是掌控和视角的关系问题。获得掌控之后,如何继续加油呢?我们要明确2点,一是加强考虑重点关注事务的性质,二是强调先获得局部掌控,再调整视角。而调整视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持掌控的力度,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区分重点和主次。
当我们在一个层面获得掌控之后,我们要就寻求解决各个层面的掌控问题,但是某一时间段一次只能考虑一个层面,逐步达到多个层面。我们在实现掌控和视角的平衡时,往往会有若干个关注的层面,每个层面都需要我们选达到掌控,再调整视角。
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面对掌控与视角,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呢?作者指出,自下而上,有两个好处,一是较低水平容易获得掌控,二是当你相信自己的执行力及效果之后,会更加积极地调整与掌控。当然,有些时候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层面多,内容深广度的不同,也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做法,即先明确核心价值观,长短期目标,从而达成一致。当然,不可能一个方法解决所有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找一个指导方针,即密切关注你最关心的事,让它充当掌控和视角的最佳指标。
紧急问题:下一步行动
这一章探讨的是当下的下一步行动。什么样的问题是我们下一步马上要做的?下一步行动的可选事务太多我们又该怎么做?想的再多,不如马上行动起来。
本章从范围、典型格式、如何及何时执行、紧急事项与优先级、行动、破解日常琐事的神秘等六个方面凉枕了上述问题。其实,下一步行动的真实目的在于不要把什么事都变成了当下的紧急问题。
在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清单里也许有很多,比如日程表,情境事务等,而我们需要确定哪些马上执行,哪些委托别人,哪些暂时搁置。这也是我们在选择何时以何种方式执行的过程。最后根据事情的优先级排出行动清单。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了行动。根据情境分类和提醒待办事务是GTD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所有的结果都是建立在我们就具体的行动达成了共识并且行动了之上。日常的琐事尽管非常之多,但我们对它的掌控与视角会师于行动二字,只有落实为了具体的行动,一切才变得有意义,否则都是徒劳!所以,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