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一节课下过课的课间,七年级一名男同学走进办公室。
“老师,今天早饭的时候,我在餐厅捡到100元钱。当时现场也没有人说谁丢了钱,所以我把钱交到您这儿吧。”
“太棒了,你表现太好了。一会儿我一定要广播表扬你。期末的时候,我一定要发给你美德少年的奖状。来,把你的班级和姓名写在我的工作日志上。”
他写好以后走出了办公室门儿,我立即拿起话筒开始表扬:七年级三班谢遥同时拾钱若干元,主动上交。我们全体同学要学习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谁的钱丢失了,请及时找我认领。
第二节下课时,七年级三班的另一名男生找到我。“老师,我刚才早饭的时候在餐厅丢了100元钱,我们班的谢遥同学刚刚交给了你。”
我连忙询问他的丢的钱的特征。他说钱是崭新的,折叠了几下,有点儿皱巴巴的。基本跟捡到的钱特征符合,我没再多问什么,就把刚上交的100元钱给了他。并且让他在我的工作日志本上写下来认领记录。
下午午休过后,八年级一名女同学忽然找到我。“老师,我丢钱了,丢了100元钱。您上午广播的时候我下来找你,没找到你。”
我问她丢的钱的特征,她说:“钱是七八成新的,揉叠的皱巴巴的。看着又像很破。”
这也真是奇怪了,太蹊跷了。以前没有遇到这样的事儿,一个同学拾钱,两个同学来认领,钱的特征说的都差不多。
不行,一定要把当事人都叫过来核对这样一件事情,让这件事水落石出。
我于是通过广播将拾钱的同学和两名领钱的同学都叫到了办公室。当面询问和查验。
那个领钱的男生支支吾吾。“老师,这100元钱是我的。我原来是拾到的。准备上交的。后来丢了。听说我们班谢遥同学拾到了,所以我就认领了。”
听这原因,这钱压根儿就不是他的。他好像在编故事。
“孩子,不要再编故事了。这钱是你的吗?”
“老师,我已经说过了,这钱不是我的。”
“孩子,以后记住。不是你的东西,以后可不要乱领了。你今天也表现的非常好,知错就改。老师也要表扬你。下次拾到东西的时候,一定像你们班谢遥同学那样主动上交。”
孩子点点头,眨了眨眼睛。心头的愧疚和悔恨应该会一闪而过。
我把这100元钱交给八年级那名女生,他连声说谢谢。我告诉他你应该感谢谢遥同学,也应该感谢这位男同学。同时以后注意做事谨慎小心,不要再丢失东西。
蹊跷的100元钱,终于回到了主人的身边。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故事当中受到了各自不同的教育。教育没有小事儿,在平凡的平常的教学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