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发展

作者: 流浪的作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0:16 被阅读2次

        在京剧发展的不同阶段,流派艺术呈现着不同的特征。京剧是徽班兼收、融合了徽戏、汉剧、昆曲、梆子等许多剧种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早期京剧的流派呈现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声腔剧种艺术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京剧“老三鼎甲”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他们在美学风格上的差异,已经初露端倪:秋文在《古中国的歌枣京剧演唱艺术赏析》中称程长庚是“于气势中见韵味”,而余三胜是“于韵味中见气势”,但是他们的更显著的区别则在于他们的地方剧种特征上。

        程长庚因是安徽人,出身徽班,演唱多徽音,被称为“徽派”;余三胜是湖北人,原是汉调演员,演唱多湖广音,又称“鄂派”;张二奎是“直隶产”,演唱吸收了京腔、梆子的特点,喜用京音,所以“奎派”又称“京派”。

        随着京剧艺术的日益成熟,艺术共识程度逐步提高,湖广音、中州韵、尖团字的音韵规范等一系列艺术法则逐步确立,京剧流派的发展也就朝着表演技艺的专门化、个性化方面深入发展了。

        到了谭鑫培时代创立了真正以个人风格标志的“谭派”。“谭派”,是京剧有史以来传人最多、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老生流派,以技艺全面、精当,注重刻划人物性格为主要特色。谭鑫培对于前人艺术的继承,做到了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并结合自身的条件择善而从,加以融化、整合,化为自己所有,因而形成了超越前人的表演体系。

        在谭鑫培的时代,创立了“名角挑班制”这种新的剧团经营体制。这既是京剧表演艺术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形成演员个人表演艺术流派的重要条件。

        京剧流派的发展也推动了京剧艺术整体格局的建设。一直到谭鑫培的时代,京剧是一个以老生为主的剧种。

        旦角王瑶卿的崛起,则使京剧开始了生旦并重的新格局。在王瑶卿之前,京剧旦角的表演,青衣重唱,花旦重念、做,刀马重工架、武打,分工严密。王瑶卿集前辈旦行艺术之大成,进行创造。

        他突破了这种严格分工的界限,融汇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唱、念、做、打,开拓扩了旦行演员的新道路,促进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的发展,成为京剧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一生从艺、授艺60年,世称“王派”,是清末以来传人最多、影响最广的旦行流派。(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京剧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i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