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我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我说,桃源就是桃花源。
是《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
没错,就是那个桃源。
因为这个名字,经常会被人误以为姓孟。
总被孟师妹、孟师妹地叫着,尴尬极了,这种尴尬逼着我把所有日常交往的名字都改得十分正经,正经便意味着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但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我却执着地不愿改。像是怀抱着宝藏一般,一边怕被人窥探内心,一边又想隐秘地透露那一点小秘密——桃源,其实就是陶渊明啊。
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桃花源的吧。桃花源记,陶潜流传最广的文章之一。
我想我知道桃花源究竟为什么叫做桃花源,这个玄机隐藏在他的名字中。陶渊,桃源。将自己的名字隐藏在这样的避世乐土处,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吧,期盼自己也能有幸拥有这片安宁的隐居之地。
或许他不曾想到,他随笔挥就的这篇文章,将世外桃源这四个字永远铭刻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从此之后,所有世间的净土,天下最美好最安宁最快乐的地方,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世外桃源。
陶潜,他的名字是潜啊,或许注定了隐居的一生。
那是个动荡的时期,长年的战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神奇的是,就是在这种动荡中,碰撞出了魏晋风骨。
那个时代,诗酒为先。儒家的自持与道家的洒脱奇妙般地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名为玄学的文化。那个时代的人,潇洒不羁,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却视名利如云烟,弃财富如敝履。
他们或纵情于山水间,或隐逸于乡野中。
竹林七贤狂放不羁,终日抚琴饮酒为乐,广陵散已成绝响,至今仍是惊世之曲。陶渊明选择了一条相似而不同的路。或许是看透了吧,既然现实已无力改变,又何苦为难自己?隐逸于山野中,终日抚琴吟诗,难道不是乐吗?
那个夏日的午后,教室中一片燥热,窗外知了在不停地叫,耳边是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声。
语文课上正好讲到了这一诗篇。
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耳边的声音忽的消停了下来,我看着书本上的这个诗篇,眼中耳中心中再无他物。
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山吗?我望着窗外,目光所及是一片高楼。
他不可能预见到,那一时抒发之词是怎样影响到了千年之后的一个少女。那个午后,教室里洒满阳光,我陷入了无尽的想象中。
从此之后,我最喜欢的诗句便成了采菊东篱下,最喜欢的人便成了陶潜,最想成为的人是隐士,最想过的生活是隐居。
当然我不愿跟他人讲,因为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太过奇怪。本是玩乐的年纪,我却陷入了对隐居生活的迷思当中。
后来学到了五柳先生传,学到了归去来兮辞。他一直都没有变啊,一直是那样随性洒脱、不愿为名利所束缚的人。他嗜酒如命,他随性至极,当官只是为了糊口罢了;他藐视权贵,傲然于世,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他的形象在心中逐渐清晰起来,并非语文书上画着的神情凝重、满眼忧思的中年人,而是满腹才华、洒脱不羁的充满孩子气的少年。是了,他原本就不是杜老一般忧国忧民之人。后世人责怪他带起了这股隐逸之风,责怪隐士们选择了逃避。其实逃避亦或是反抗,不过是一种选择罢了。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彼时国之将倾,不选择避世,又怎能以一己之力挽世间之狂澜呢?
他绝望,他无奈,他痛恨这黑暗的世界,却不得不与其纠缠,直至失掉了自己原本的模样。他渴望有一个安宁平静之处,那里没有斗争,没有战乱,没有人性的丑恶,只有幸福。于是他写下了《桃花源记》。
那片乐土藏在桃花林的深处,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从先秦时期便生活在那里,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勾心斗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平静的幸福。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世间的功名利禄,自有人去追求,去欢喜,但这个人不会是他。
他终究脱下了官服,摆脱了名利对他的束缚,回到自然的怀抱中。
终于归去了。
拂去落在灵魂上的尘埃,找到自己的此生所向,他快乐极了。
事与愿违,今日的我沉浮于世俗的名利中,臣服在自己的欲望下。我早已脱离了我的初衷。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
挥笔而就,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外面是一片广阔的田地,孩子们在路上跑来跑去,农人耕作,欢声笑语。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生再无可求。
《桃花源记》的最后,武陵人终究背弃了自己的诺言,意欲将这世间仅存的乐土公诸于众,但是他再也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入口。或许当他决定放弃自己承诺的那一刻,桃花源的大门便已经向他永远关闭了吧。
他终究存着私心,带着对这世间的绝望关闭了通往极乐世界的大门。俗世本已如此黑暗,又怎能让它来玷染这片净土。就让桃花源永远存在于世人的梦中吧。
那么胸怀赤子之心的人呢?会有幸找到这样的入口吗?
不,我想根本不必寻找,因为这桃花源本身就是个隐喻,它隐喻着我们的本心,我们被太多事物遮掩、埋藏的最深处的灵魂,那里藏着通往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只有认清了它,才能如拂去尘埃一般拂去世间的功名利禄。
但愿我心中的桃花源,我自小向往的桃花源,不会永远存在于我的梦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