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经常会百度百科或者是微信搜索以及就是在浏览器上搜索。
包括就是在京东或淘宝上,在搜索栏中输入你想要的东西,看完之后你把它关闭了,你再点击进去这个软件,这个软件里面的页面里都是相关商品的品类的物品。
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现在我发现却多了一个人,这就是大数据的搜索和后台。
大数据的推送让人感觉到很迷茫,首先我没有把信息泄露给任何人,只是在自己的手机上简简单单的输入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这些软件就给你推送了,这些词条和物品信息真的是让人感觉到细思极恐。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之重要是显而易见的。曾碰到过一些人,因为自己的信息泄露导致自己的财产被诈骗,还有学校里也经常有宣讲关于这种电信诈骗的案例,仅仅这一点信息就是非常重要。
后来自己想了个办法。
第一点减少自己的搜索或多点击其他词条。
第二点打开手机的隐私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1249/6a888848a05a52c1.jpg)
附上网上搜索
一、文电通知尽量当面传达;对在外人员,尽量使用固定电话,不得在手机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二、远离手机病毒木马,病毒木马给用户手机防泄密带来困扰。手机病毒一般会被不法分子植入到 App 当中,用户一旦运用,其通讯录信息、银行账户、支付密码就会走漏,带来严重损失。因而,用户应在具有安全认证的电子市场、官网下载软件,不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三、切忌将手机作为 “U 盘” 存储涉密文件,杜绝对涉密资料进行摄像拍照,不得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四、严禁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不得连接涉密信息系统、信息设备或者载体;
五、慎用免费 WIFI,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上网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 “刚需”,免费 WiFi 无处不在,给用户无限的诱惑。据央视每周质量陈述栏目报道,目前,我国部分公共场所存在一些免费 WiFi 实为垂钓圈套,登录网银或支付宝,则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将有可能被盗,所以,慎用免费 WiFi,要做能手机防泄密措施。
六、不得在手机上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存储电话号码和微信好友备注时,不标明职务和单位,降低通信录泄露风险;
七、严禁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功能;
八、在申请手机号码、注册手机邮箱或者开通其他功能时,不得填写禁止公开的涉密单位名称和地址信息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