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像学做菜——寻找菜谱、翻看菜谱、拓展做法、纠错做法、实践应用
学习效果检验——理论上会教,实践中会做
整体性学习——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整体性学习步骤——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
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曾经学习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多变的工作需求,我们进入终生学习的时代。但时间有限,如何才能高效学习,快速入门,逐渐掌握新知识的全貌?最近读到一本新书,可能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方向。
这本书叫《如何高效学习》(《Learn More, Study Less》),作者在1年内完成麻省理工学院4年33门课程。我将它分为三部分进行介绍,
整体性学习法策略、
这篇文章介绍第一部分整体性学习策略。
祝愿大家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可以像作者一样,学习神速。
一、理论上会教,实践中会做
在学习这一方法之前,有一点需要指出,一切没有反馈和目标的学习都是低效的。因为我们将不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进入劣质勤奋者状态,每天看似忙碌,却没有任何成果,也不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并使用。
如何检验自己理论上学会——教;如何检验自己实践上学会——做。
(一)教——教是最好的学
根据美国国家训练研究室研究证明,教授他人的学习内容留存率高达90%,比仅仅在课堂上听讲和阅读要高出很多量级。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具体怎么教,这里参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技巧。这一技巧来源于他的父亲麦尔维尔,从小就教导小费曼怎么思考。
他让费曼设想他遇见了火星人,火星人肯定要问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人在夜里睡觉呢?费曼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说给他的爸爸听。
费曼技巧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我们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我们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我们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我们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我们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我们感到疑惑时,返回去
每当我们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我们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类比
如果觉得我们自己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类比以更好地理解它。
(二)做——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成年后,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没有老师指点、没有考试负担时,进行学习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很有效。
建立一个大约需要1~3个月完成的项目,从而逼迫自己不断学习、实践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1)编程──设计一个大概需要1~3个月完成的项目,比如一个小的应用程序,建一个网站,写一个小游戏。
(2)历史──关于我们身边发生的历史性事件,写一篇探讨性的文章。
(3)财务会计──选择几家我们打算投资的公司,对它们的财政报表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二、什么是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与机械记忆正好相反,它的基础是将知识关联起来以达到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而机械记忆是反复记忆信息,将知识孤立封装在不同的部分。
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就像整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一个数学大盒子里装有代数、几何、微积分小盒子。微积分小盒子里又有更小的函数盒子和一些公式的应用盒子等。在微积分盒子里不可能找到生物、历史、绘画、舞蹈和科幻电影的踪迹。
整体性学习可以将所有东西关联起来,公式并不仅仅是公式,它是一种感觉、一幅图像,我们可以将它与天上飞行的超音速飞机联系在一起。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
1)结构
2)模型
3)高速公路
(—)结构──关于某个学科的知识之间联系的总和,它是我们大脑中的城市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二)模型──将信息压缩成最基本的单元,模型是结构的种子
假如说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它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
要理解模型是什么,可以想想一本书,书的模型就是目录,几页目录就概括了书中数千字词,假如想快速了解书籍的内容,我们可以从目录开始,而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整本书。
形成模型的方法包括
比喻法、内在化和图表法,模型是我们的知识道路交通图中主要的几个十字路口。
(三)高速公路──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创造性的思考,“跳出盒子之外思考”很好地描述了这种跳出原有结构,从其他结构来观察原有结构的思考方式。
高速公路作为参照物可以连接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例如我们正在阅读生物学课本,又与学过的商业发展史课程相比较、相联系,这就建立了高速公路。
三、整体性学习法步骤
作者认为学习分为五个步骤,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
方便大家理解,用学习做菜来做类比。
1)获取——寻找菜谱.
2)理解——阅读菜谱
3)拓展——扩展做法
比如西红柿炒鸡蛋,那西红柿能不能炒鸭蛋、鹅蛋、鹌鹑蛋;西红柿是否可以换成韭菜、青菜、西瓜等等,这就可以理解成拓展。
4)纠错——找到错误
虽然西瓜和西红柿都有多汁鲜红,但西瓜炒鸡蛋就是不合适的。
5)应用——亲自实践
整体性学习的5个步骤,并非按部就班,只是大体按此顺序进行,不能拘泥于这种顺序。还有一个测试步骤是伴随上述每一步的。测试就是观察以上五个步骤做得好不好,严格的测试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一)获取阶段
获取就是信息进入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主要有三个目标:
1)简化
阅读时,要尽可能地找出真正需要的信息,简化表示在获取的信息中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
2)容量
明白信息的简化之后,我们就应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只读一句话当然没有读完一页理解得透彻,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一年读100本书总是比一年读两三本书知道得多。
3)速度
获取信息的最后一个目标是速度,30分钟读完一本书比一小时读完效率要高。
(二)理解阶段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仅仅获取信息而不理解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学习。在理解阶段,我们只是理解了信息的表面意思。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公式,至少我们要知道公式里每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重复使用公式的次数足够多,就有可能记住它。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仅仅是理解阶段的学习。
大多数人到了理解阶段就止步不前了,而聪明的人知道要超越它,方能高人一等。他们还会进一步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它与其他公式的关系,以及怎样用它解决外面世界的各种问题。
(三)拓展阶段
拓展阶段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拓展才是整体性学习的真正开始。
一名整体性学习者对前面提到的公式会怎么做?先去获取,然后理解公式本来的意思,接着开始拓展它。
他会问:公式是怎么来的?公式中的每个成分代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公式中的什么成分可以做些改变?这种改变会导致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他公式与这个公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1)深度拓展(知识的背景探究)
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一个发现是如何做出的?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不是仅仅理解一个结论就结束了,要进一步理解结论之前的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是谁做的?怎么想起来做的?如此这般之后,结论就建立在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的基础之上了。
2)横向拓展(知识的联系探究)
知识不会孤立地存在,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是哪些地方类似?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个发现者还有哪些发现,在同一领域里还有哪些发现?围绕这一结论有哪些其他的事实?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我们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如将发生在古希腊的一件事与另一件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事情联系起来。
3)纵向拓展(与其他结构联系,从其他结构角度探究)
知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同样的模式在其他知识中也会见到,我们能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吗?比如水的流动或是驾驶汽车?如果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我们能发现什么类似之处吗?想想看地震的预测与八国联军事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纵向拓展有相当的难度,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四)纠错阶段
纠错阶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学习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的联系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我们以为理解正确,实际上是从错误的联系推导而来。
纠错可以看作在整体性知识网络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删除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联系,这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修剪工作是必要的。
纠错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阅读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反的书籍,以及把结论放入现实世界中看看等方法。
(五)应用阶段
应用把纠错带入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信息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现实世界,那么再多也无用。在这一步中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书呆子。
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做到学以致用方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如果我们学习税法并用到自己的企业管理中,那肯定比纸上谈兵学得好。如果我们学习统计学,又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验设计上,那我们对统计学的理解一定更深刻。
好了,介绍完武功心法,下篇文章将介绍武功招数——整体性学习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