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万物生灵生活家
改变行为,不如调整环境:行为问题分析之物理环境

改变行为,不如调整环境:行为问题分析之物理环境

作者: 山雨open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07:42 被阅读0次

    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个人是有一个建议:先从客观原因上找,再从主观意识上反思。

    原因呢,我们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习惯先入为主地下评判。也就是太主观,比如听见小弟弟哭呢,就很直觉地认为姐姐欺负他了,吧啦吧啦地先数落一通,很少有父母平和而客观地先去询问一下发生了什么。看见孩子把水洒在地上了,火就起来了,认为孩子太调皮了,却不晓得伤了孩子的心:他只是看妈妈累了,想帮妈妈倒杯水而已。

    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客观因素有很多,物理环境设置,活动计划安排,人文氛围的创建,都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

    孩子是家庭中的孩子,人都是社会人,天然寻求归属感,所以孩子无时不刻不在观察环境,融入环境,最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一、物理环境设置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老师或父母是孩子的观察者及引导者,是孩子成长环境的创建者,这个我深以为然。我们要为孩子的生活成长提供许多支持,物理环境就是其一。

    比如昨天提到的,孩子洗手时经常把袖子弄湿,甚至水还从衣服里流到身上,妈妈很焦虑同时担心孩子生病,所以每逢孩子弄湿衣服就大发雷霆的。

    实际上呢,客观原因是孩子离水龙头太矮了,毕竟家里不像幼儿园,没有设置儿童位,所以我在旁边准备一张小凳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可以安心地尝试自己洗手装水,又不会弄湿衣袖。

    记得相同的案例在女儿身上也有过,那时候外公家厕所自制的桶装着手纸,女儿上厕所后,经常把手纸掉地下弄湿,外公也是很生气地以为孩子太调皮了。

    后来呢,我在蹲位边上安装一下手纸盒就好了嘛,以前自制桶的位置大人用没问题,四岁的小朋友就够不稳了。

    所以呢,环境设置是要考虑孩子的需求的,人性化服务嘛。

    尤其是学前阶段,家长的注意力不是第一时间去制止孩子的行为,而应该多去思考怎样调整环境,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需要的同时,让家长也放心。

    三四岁的孩子喜欢墙上画画,得,确实心疼装修,但是我们反思一下,是不是可以建一面画画墙啊?现在很多什么膜可以用的。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买可水洗的笔呢?有这样的设置后,孩子不会到处乱画的,并且,这个敏感期过后,他也不热衷在墙上画,家长可以引导画在纸上,然后张贴起来。

    六岁的孩子写作业,家长说太不专心了,一会看电视,一会玩玩具的。可是家长朋友有没有反思过,给孩子写作业的地方是不是有准备过的?写作业的地方还能看电视?那肯定分心了。桌上还有玩具?这怎么行呢。所以责怪孩子不专心,还不如给孩子挪个地方,再收拾收拾书桌。

    前几天立夏,习俗吃蛋,儿子平时不喜欢吃,尤其是没味道的白水蛋。那天我把它切成小块,再拌了点生抽,儿子就吃得很欢快。

    《小猪佩奇》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乔治不肯吃蔬菜,但是当猪爸爸把蔬菜拼成恐龙图案的时候,他就很高兴的吃完了。

    所以说,不是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和蛋,而是不喜欢“这样的”蔬菜和蛋。换种口味,换种做法,拼盘用点心思,孩子就算挑食也会愿意尝试呢。这里其实也是调整环境引起的作用。

    因此,说孩子调皮不听话,不如反思一下:我们准备的环境是不是合适。改变行为,不如调整环境。

    朋友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它给我的启示是,当你的孩子落水时,找绳子梯子当然可以,这是直接改变行为,但是呢,我们更可以学习司马光砸缸,砸缸就是改变环境。水没有,孩子自然得救了。环境改变了,行为自然会修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行为,不如调整环境:行为问题分析之物理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s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