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同学,突然微信找我闲谈,聊家庭琐事,也聊起那远遥的家乡,或许彼此都客居他乡,平常不联系,突然想起来,家长里短,依旧故人,这才感叹:老同学嘛,就是忘掉自己,一起穿过旧时光。
岁月短暂,友情却可以漫长。有些东西,只说给懂的人听,才会有意义。毕竟隔了这么多年,有得偿所愿,也有得偿所失,也都在慢慢适应新的方向。
就像前段时间的夏天,同事说,天热得实在难于忍受,我说,夏天嘛,就应该有夏天的样子,这才是它应有的态度。夏至已至,四季也会往返,秋叶会随风而来。爱情本有的甜蜜与苦涩,生活里也会柴米油盐。漂泊无定的我们,一同“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或许有那么一天,也就归家了。
白日里抬头看热辣辣的阳光散落在树叶上,明晃晃的睁不开眼,天蓝好似大海,深邃悠远的有些恐惧,仿佛要把人整个装进去,烦躁不安的心隧归于死一般寂静。
前几日突然看到一则消息,林肯公园主唱上吊自杀了,颇为震惊,似乎又理所当然。之后的那么一两天,我总是摸摸脖子,想象他下决心离开的绝望,以及被绳子勒住悬吊在空中晃荡时的悲伤。因为之前好几次,当我站在高山之巅,临河之桥,都有那么几秒钟,一跃而下的冲动,这不关乎忧郁,也不关于悲伤,更不关乎绝望。倒像是一种本能。那么那些自杀的人,会不会有本能上的挣扎,心理上的留恋?很想知道耶。
当一个人沉浸在做成一件事的乐趣中时,会觉得就连睡觉都是多余的,近乎魔怔。更别说现在我正拿着手机费力敲这些多余的话了。但脑海里就是乱乱的,片言只语非得说一说才舒服,这就是种病态。曾把“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虚话来鼓励自己坚持写日记,但后来不写了,因为真心不能看,总觉得文字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这就不难理解现在已经很少上微信来了。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人静静呆着,并不怎么说话,即便一个人呆在寝室,也只是出神地看着窗外静静的云,飘浮的风。即使装满了心事,也把自己置身其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这就好了。
一个朋友,某一天无意中提到萤火虫,然后就念念不忘老家的乡村,悠长的夏夜,一般大的孩子,一起在黑夜里扑捉那一闪一闪的光亮,或许,那才是夏天里唯一的乐趣吧。睡不着的时候我还是会走出寝室,夏夜一如既往的漫长,萤火虫寻不见,老同学老伙伴也许久不见了。
融入一个圈很难,融入他乡的生活颇为不易,有这样的情景,自己进入陌生的环境之中,不辩东西南北的时候,我就不自觉闭上眼睛,将自己置身于老家的院子里,然后默念,我的前后为东西,左右为南北,再回到现实,便明了方向。玉米什么时候结穗了?麦子什么时候绿了又黄?苹果树长得什么样儿?核桃不是长在土里的么?一概全然不知。没有陪伴自己长大的东西,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样。
那就不必刻意相融吧,我只知道水稻田里有黄鳝泥鳅可以捉,池塘里有鲫鱼可以钓,插秧的时候蚂蟥吸在小肚腿上,扯都扯不下来。也还记得山上有酸甜可口的野草莓可以摘,村前老奶奶的院子并不高,努力爬上去刚好够得着桔子树。是不是,人都会越活越回去了呢?很想知道耶。
那就待在自己的圈圈里吧,结交一些气味相投、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毕竟这世界上,总有不喜欢你的,也有时刻把你装在心里的人。那就给自己做一个茧,然后自缚死去吧,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