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和文章中都能看到一些年轻时候自己关心的问题,现在想想,不一样过来了。
有这样几个问题:
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先找项目还是先找搭档?
先创业还是先找工作?
先在大厂干还是先在小公司做?
先去大城市工作还是先在小地方待?
……
这一些列的问题肯定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过,但因每个人的性格和境地不同,结果丰富多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5310/34c8844b43b055d7.png)
命题出发点就是错的
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多半是面临选择了,而且是当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确实在当时觉得压力重大,但是有没有想过,即使是上学这条路径,我们都不知道能碰到多少人,有哪些人在未来还会联系,有哪些人是未来的朋友。
所以,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我举一个大学期间的例子:
2012年青岛啤酒节LED屏幕的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是我参与的,我没有想到2017年会用上相关知识,更没有想到2021年能用上,并且打造成了项目的亮点,有可能在以后会更多次的使用,事情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那如果没有这种察觉的状态或者切入点的时候,怎样解决呢?
解脱方法:野性打破混沌状态
在之前的内容里我说了较多:野性,这一关键词。
为何对“野性”这么情有独钟呢,其实就是源自于生活和工作上的验证。我每次承接新项目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每次都破局,“破局”的方式有很多,有内部,有外部,在局内的时候是熵增、是混沌、是责任等,当我感受到压力或者多方的矛盾时候,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尊重内心感受,单点爆破。
这样矛盾有了主次,压力有了出口,虽然会让很多人感受到出乎意外,但知道情况的人又在意料之中,这样有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的突破才是解决困局的良好方式。
内心的感受就如同盘古开天辟地一样,清浊自分。
做起来就赢60%
凡事先干起来,就赢了大多数人。想好的事,先干起来再说,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遇水搭桥,逢山开路。
李笑来在《做时间的朋友》一书中所述:快速入门或者快速开始施没问题的,但快速成功是渺茫的。
任正非也说:方向大致正确,团队竭尽全力。“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一个人真正行动起来,就会从无知渐渐变成了行家里手,对事物的态度,也会从质疑到深信不疑。从觉得无路可走,到发现有很多种可能。思维的局限一旦被打破,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
人生不是装装样子,每一天都很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