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因为修改《珍贵的童子尿(1)》标题,莫名被锁,颇为纳闷。我没对其内容进行什么修改,只是删了投稿附加的标题而已,结果被秒锁。
细想起来,可能是题目后面加了一个“?”,没有其它。
被锁后,我又删了“?”,加上“ (1)”。然后进行了申诉,结果成功了。真是虚惊一场!
近期忙于写文,很少去关注简书。
相比真正的文学著作,我感觉看一般般的文章纯粹是浪费时间。有的文章,写作水平还赶不上高中生,不看也罢。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特别是作品写的多了,方方面面的东西都需要去了解,去探讨,去描述,去转化。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文章虚构的太多,看起来有点伤眼。真实的东西谁都想要,可是很难找得到。
我看了许多名家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他们人生或是学问的积累达到一定高度以后,进行的一次释放。遗憾的是,现在很少能找到类似的,现代人写的文章。
特录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以慰我此时的心情。
若各位友友也有类似心情,毋需四处寻找知音,以求安慰。观此一文足矣!
孤崖一枝花•林语堂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从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
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己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泪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西谷关,避绝坐世,却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岂真关尹子所能相强哉?古人著书立说,皆率性之作。经济文章,无补于世,也会不甘寂寞,去著小说。虽然古时著成小说,一则无名,二则无利,甚至有杀身之祸可以临头,然自有不说不快之势。中国文学可传者类皆此种隐名小说作品,并非一篇千金的墓志铭。这也是属于孤崖一枝花之类。故说话为文美术图画及一切表现亦人之本性。“猫叫春兮春叫猫”,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受人类文明之束缚,拂其本性,实际上老僧虽不叫春,仍会偷女人也。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花只有一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