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红楼梦红楼梦里梦随笔
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写两个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宝钗和黛玉

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写两个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宝钗和黛玉

作者: 饼子啃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3:22 被阅读2次

    读书要分多种角度去读,每个角度不同,也都可以让自己明白一些不一样的道理,学得一些不一样的知识,看清一些不一样的事实,就如读《红楼梦》,微观的角度就包含了朝廷争斗、家庭不和、亲人反目等等,从宏观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一部灵魂源自遥远的远古时期,一部当下倡导平等和真善美的诗书,同样是一部书,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同,但真正的读书人,不一定只会宏观的看,就说你是有学问,微观的看就说你是市侩,而是可微观也可宏观,来去自如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就如宝钗和黛玉的情感之争,微观的看,前四十回是有一定的竞争成分在里面,但之后就和好如姐妹了,如果再往后读,总是要去尝试的找到宝钗继续与黛玉争夺情感的内容,甚至找不到就牵强附会的把“燕窝汤”也算上的话,那就是纯粹不会宏观和微观切换了,读书往往走到这样的十字路,有点迷路的时候,那就要跳出来去宏观的远离具体的俯瞰,这样就可以发现新的,正确的路线,不至于使自己走向歧途

    宏观的看,就是大观园是一个真善美的世外桃源,所有的姐妹们都是带着对世间的美好而来的,但最后这些美好都是被外界的豺狼虎豹妖魔鬼怪给打碎,于是《红楼梦》就变成了悲剧,而不是大观园本身滋生了妖魔鬼怪,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整部书的艺术水平就会下降一大截,因此一旦宏观的看了之后,就可以在微观的角度判断宝钗与黛玉的和好,是善意的也是真诚的

    因为她们之间所有的嫌隙和猜忌,所有的感情纠葛其实都在园子之外,当搬进大观园之后,曹雪芹其实是在把他们慢慢的写成一个完美,写成一个“好事”,然后好事多魔(第一回作者提出的四个字),完成一整部《红楼梦》的悲剧,宝钗的判词是《终身误》,也是能感觉到她是一个让人感伤的一生,宝钗如同是黛玉的另一面,她当然要书写出另一面的人生,劝宝玉仕途,回归当时的主流和正道,结果终究还是失败了

    在这首《终身误》里,其实我们也能读到曹雪芹的情感在里面,曹雪芹的入世情感都写在宝钗身上,就像石头也有曾经为了努力去补天,而不能去补天那样的感受,当事与愿违,自然就要用出世的思想去获得解脱,于是自己塑造了一个林黛玉,把自己的那份入世情感屏蔽,用出世情感来掩盖,从而化解心中的那份感伤,人人都会有两面,当遇到某种环境,自己也总会试图站到自己的另一面。

    宝玉也曾喜欢过宝钗,因此在《红楼梦》里作者也许本就没有什么抑钗扬黛,或者是抑黛扬钗这种思想在里面,在元妃赠的红麝手珠那一次,宝玉看到宝钗的臂膀,也想如果生在林妹妹身上多好。

    在自己被打的皮开肉绽的时候,宝钗亲自拿来了药丸,说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分明是真情的流露,宝玉自然也理解“大有深意”,一个娇羞一个感动,但这种情感,宝钗有一种天生的压制力,她可以像服用冷香丸一样,把这种爱埋藏心底,她不会去处心积虑的再去设计陷害黛玉,就算后来有,那只会是薛姨妈、王夫人这番人的做事行径。

    其实薛宝钗也有引领宝玉出世的作用,如宝钗生日,点出了一出《山门》,宝钗为了让宝玉领会戏中的好处,念了一首《寄生草》,宝玉就是在这首曲子里悟到了禅机,提笔写下了“你证我证”,虽然这种只是是萌芽,但也是作者写宝钗的一个作用,宝钗是有慧根的,在出世的态度上要高于宝玉,这就是我之前说的,黛玉和宝钗来到凡间,本就是来度化宝玉的,只是度化的方式不一样,殊途同归,因此宝钗不可能和林黛玉之间再有什么阴谋

    我曾经说过,宝玉的出世,最后悬崖撒手,是因为他为那些女孩子的悲剧而伤心,这种感伤同样也包含薛宝钗,就像他对待黛玉和晴雯金钏一样,《终身误》也是宝玉误的薛宝钗,嫁给宝玉才是她一生的悲剧

    曹雪芹写一本《红楼梦》,我想他除了会写进自己的家史,也会写进自己的灵魂,我想宝钗和黛玉,也许就是他用灵魂塑造的灵魂,不然不会这么的有血有肉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写两个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宝钗和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yg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