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33-无常、空、无我

33-无常、空、无我

作者: 晋陵路边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8:04 被阅读0次

    1 无常

    1.1 色无常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一二)

    色是无常的,那么建立色的因也是无常的,缘无常的因所建立的色,怎么会是常的呢?受想行识也是这样,也是无常。

    1.2 一切无常

    一切无常。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一九五)

    所谓无常,即不恒、不是长久不变。眼,耳鼻舌身意是是无常的,不恒的,不是长久不变的,那么从眼,耳鼻舌身意因缘而生起的法也是无常的。

    1.3 无常的说明

    色是四大及四大所造,个体通过五对感觉产生色的认知。刺激个体产生感觉的色是变动不定的,比如太阳的升起与降落带来了光的明暗变化,世间万物的变化都给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不恒定的;其二,感觉器官本身具有适应性,具有动摇性,即使给感觉器官恒定刺激的情况下,仍然不能产生恒定的感觉。

    色是无常的,建立在色基础之上的受、想、行、识就更不会是恒常不变的。

    2 无我

    2.1 “我”的含义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三三)

    眼非我,若眼是我者,不应受逼迫苦,应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三一八)

    众生为什么会沉轮苦海,为什么会生死轮回?佛陀认为是因为有“我”,如果没有“我”,那么就没有苦,并且认为众生执取五受阴,把五受阴当作“我”或“我所”是“我”的来源,因此,要解决苦灭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分析众生所执取的“我”有什么特征,在杂阿含经中对这个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我”有两个特征,不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就不是众生所指的“我”或“我所”,也不是佛法要断除的“我”:

    一、“我”具有无苦性。具有自在与恒常的属性才会没有苦。自在,自由而舒畅的状态;恒常,指永恒不变的存在。如果“我”具有这两种属性,就不会有苦的逼迫。

    二、“我”具有自主性。自主指能随意处置“我”所拥有的。比如国王,拥有对臣民的赏罚奖惩,同样,“我”也就应当能够处置属于“我”的全部属性,比如有人认为身体是“我”或“我所”,那么他就应该能够随意且随时控制自己的心跳,血压,呼吸等,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即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在佛法中,“无我”是一个极重要的观点,首先要明确佛法是在什么意义上说“无我”的,杂阿含经中, “无我”,是与苦相关联的,唯有在解释苦与解决苦时,无我才有佛法上的意义,

    无我并不是指自我概念的丧失,修行者是有自我概念的,比如,日常生活中,佛陀是自称“我”的,在很多经文中,也能看到佛陀及其他圣者有着强烈的自尊,神圣的使命感,这些都是自我概念在生活中的反映。

    无我是佛法所独有的概念,是为了解决苦而设置的,深刻理解“无我”的含义与范畴,不过分扩大无我概念的适用范围,是理性学习佛法所必要的。

    2.2  我的来源

    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

    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如上说。

    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如上广说。

    (三○六)

    横更千古的问题,我是谁?东西方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无论这类答案多么高明,都必须建立在人这个基础之上。人是什么?经中对此进行了阐述:人是四无色阴及内外六入处的总和。这个观点包括了两个要点:

    一、人是自身与环境的总和。人不是孤立的,人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之下才能称之为人。

    二、人是思想、认识、感受、行为、肉体及环境的总和。

    经中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众生所谓的人是四大及四无色阴,是六入处因缘而生,这是人的本质,是众生所依赖的,众生对“我”的认识与执着来源于四大与四无色阴。

    所选的这三句经文使用了相同的句式,是定式句:某根、某尘生某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某根、某尘,此等法名为人。使用这个句式分析第三句,那么从第三句可以知道四大所指的是意、法,这样可以认定在杂阿含中:意、法是四大。

    另外也可知道:身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2.3 “我”的表现形式

    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㝹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比丘,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

    (三○六)

    依照“我”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

    一、想,谓“我”的身份。即产生我是谁,有什么地位,有什么社会关系等等的观念。

    二、志,谓“我”的功能。即产生种种是“我”、有“我”在看、听、闻、感受等。

    三、言说,谓“我”的投射。因为有“我”,“我”的存在,就会有非“我”的存在,并把“我”之概念投射到非“我”的存在上,并以此评判非“我”的存在的种种情况。

    2.4 “我”的存在形式

    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四五)

    众生执有“我”的根本是五受阴。依照“我”的存在形式分为四种:

    一、五受阴是“我”;

    二、五受阴异“我”,这个观点是认为除了五受阴之外,还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比如所谓的灵魂观点就属于这类;

    三、“我”在五受阴中;

    四、五受阴在“我”中。

    2.5 执于“我”的程度,及其它区分

    诸比丘,何等爱为网、为胶,乃至往来流转,无不转时?谓有我故有:我、欲我,尔我、有我、无我、异我、当我、不当我、欲我,当尔时,当异异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我、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异燃,如是十八爱,行从内起。比丘言有我,于诸所有言我欲、我尔,乃至十八爱,行从外起,如是总说十八爱行。如是三十六爱行,或于过去起,或于未来起,或于现在起,如是总说百八爱行。

    (九八四)

    行,造作。爱的造作的结果是产生我见。

    依照“我”的深浅程度分为十八种:我、欲我,尔我、有我、无我、异我、当我、不当我、欲我,当尔时,当异异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我、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异燃。

    每一种“我”按照产生的来源分为内外两种。

    每一种“我”按照产生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

    2.6 对“我”的三种见解

    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

    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

    (一○五)

    断见:认为现在世是真实有“我”的,但认为命终之后是无“我”的。

    常见:认为现在世是真实有“我”的,对命终之后也同样认为真实有“我”。

    无我见:认为现在世是无“我”的,命终之后也是没有“我”的。

    佛陀说:第三种见解是圣者见解,是圣者所说。并认为如果证得第三种见解,那么现法就能断爱,离欲,灭尽,涅槃。所谓现法,指当下、眼下、现下、当前等。

    2.7 无我

    2.7.1 无常者是苦,苦者非我、非我所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一一)

    佛陀说:色是无常的,如果是因缘而生起的色,它也是无常的;不是恒常的因而缘起所生的色,怎么有常呢?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无常的就是苦的,苦的那么就是非我的,非我的也不是我所。

    2.7.2 变易法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应于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于色病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色为常、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

    (八七)

    佛陀说: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无常的是苦的,无常的、苦的是变易法,变易法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我”的两个特征是无苦性、自主性,而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苦的,所以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佛陀的这种论证是使用逻辑的方法,色,受想行识无常,无常是苦,苦者非我。这种论证方法符合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因此,那些认为佛法是不讲逻辑的观点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杂阿含经中,佛陀宣讲佛法的方法,与外道辩论的方法都是使用的逻辑方法。

    听闻佛法的人虽然还没有亲身证知无我,但佛陀的这种方法清晰明了,并且是可以理解的,由这种理解就能产生对佛法的正见。

    3 空

    3.1 世间空

    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世间空。

    (二三二)

    从还灭法的角度看,世间的特性是空。空,是没有的意思,佛法中用空来表达无“我”的境界。证知缘起法,即证知空,即断“我见”,本经说此性自尔,因此又称缘起性空。证知两种空:

    一、法空,谓常恒不变易法空,即没有长久不变的法。在本经中,法是指由六入处而起的缘起法。法空,指缘起法性空,缘起的法无我。眼空,眼是色,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因此,耳鼻舌身意空。眼耳鼻舌身意是色,因此,色是空;

    二、我空,谓我所空,即无常变迁的法没有“我”。

    3.2 法空335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三三五)

    第一,谓最初的,最基本的;义,谓含义。第一义空,谓缘起法之还灭法的首要的、基本的含义是空,这是从法的角度解说常恒不变易法空,即法空,所以第一义空解决的问题是法空。

    世间是从六内入处开始生起,世间的灭除也是从六入处开始的。经中首先以眼内入处为例,从三个方面解说空。

    一、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二、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

    三、此阴灭已,异阴相续。这个阴消失了,另外的阴的又会相继产生,这就是轮回,这种阴阴相继、轮回不断的原因是因为爱。

    3.3 我空

    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

    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若复问言:‘谁是行?行属谁?’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二九七)

    修行者不持两种见解:命即是身,命异身异。佛离此两边,认为不仅今世无我,来世亦无我,即大空。大空经从根本上消除对“我”的执取,灭除我见。

    修行者如实、不颠倒、正见于缘起法,离于两边,向于中道,证知我空。知中道是证知我空的关键。

    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壳,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无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五八)

    本经,佛陀首先宣说了五受阴无我的法义,但仍有弟子不能理解,佛陀再次宣说五受阴非我、非我所。佛陀的两次讲解内容几乎一样,有些人由此认为佛陀并不知道无我或不知道怎么样表述无我,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佛陀的这种开示,深刻的表明:证悟五受阴或缘起法,并不是通过概念上的理解来证得的,而是要贴近五受阴的流转过程,在这个过程体悟无我、空的法义。

    空是佛法中难以理解的命题之一,对空的解读资料极为丰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能过分解读的命题。这是因为:其一,空是证知无我的一种状态,对这种状态的表述,语言是乏力的,其二,空是修行之后才能明白的状态,当修证到那一个阶段时自然就会明白空的含义,而没有修证到那一步之前,花太多精力理解空是没有价值的,是无益于苦灭的。在杂阿含经中,对空的状态已经提出两个特征:法空、我空,对于法空也说明了三个特征,当修行证得空时,只要能符合这些特征,那么就能确定是证得空。

    空是建立在修行基础之上的,本书反对对空进行无根基的凭空想象,虽然在很多资料中对空有相当多的解说,但那些解说都无益于证解空。对空过度解说的资料也给其它佛法爱好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他们将这个概念扩大使用在其它非佛法的范围里,伤害了佛法的精神。

    空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在佛法中,空所指的是无我的一种状态,但在日常用语中,空却有虚无的意思,如:人生如梦一场空,在这类句子中空是虚无的意思,与佛法所指的无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理解缘起法的关键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从现下去理解,佛法的修习方法是观,培养的是觉,目标是对所觉的对象不染着,观与觉只能观察到五受阴在现下的呈现,佛法并不关心过去的到哪去了,未来的来自何处,只关心在现下呈现的是什么。觉犹如一面镜子,对于镜子,它映照到什么,不取决于镜子自身,取决于在镜子面前呈现的是什么。觉也是如此,觉的内容是缘起法,但这些内容呈现时,心不会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当这些内容消失时,也不会知道这些内容哪去了,正如经中所言: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虽然如此,但呈现的内容毕竟都是与个体相关的,因此人们很关心这些内容存储在什么地方,来自何处,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比如唯识的种子说、八识说等,在科学中,提出了大脑的记忆功能,但杂阿含并不关心这些,严格依据杂阿含佛法,这些内容都不属于佛法的范畴,佛法不关心这些,在58经,佛陀认为一切只是五受阴轮转作用的结果,一切只需从五受阴本身去理解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3-无常、空、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y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