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游散记(三)

作者: 黄潮在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20-09-05 13:29 被阅读0次

    6:走过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后,终于看见了人和房子的踪迹。是过去的石油小镇,现在荒废了,说是油采完了。属于青海油田管辖。

    生长在无油区的我,从小关于石油的故事,是关于石油钻井工人王进喜的,说以他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石油封锁,刺骨寒冬跳进水池做人肉搅拌,拼命也要为祖国献上石油。不知道世界贸易规则的我们,除了鼓掌还会唱一首歌,《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及至长大后,有机会去过许多国家,发现过去的有些说法经不起推敲。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世界上可以出产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石油的储量和开采的便捷,比我们在大河边上打一口水井还容易。

    有了产品,就想如何卖出去。如果说,意识形态领域,资本主义不想要社会主义的钱,那么,许多中东国家,百年以来不买美国人的帐,他也可以把廉价的石油卖给我们呀!许多不产一滴油的国家和地区,不是一直活的好好的?

    其中的奥秘说破就是笑话。

    青海油田在甘肃敦煌有一个生活基地,全是住宅小区,以六层楼的房子居多,不下几十个组团。每个组团大约由五六十幢房子组成,全部加起来,怕是可以容纳几万人居住,占据了敦煌城郊一大片土地。据说,这只是油田一个生活区,还有西宁、格尔木等多个基地。看来,我们为了自力更生采石油,是不惜血本和代价的,怪不得我们的石油价格老是居高不下。

    我有一个知青朋友是石油方面的专家,石油学校毕业后,几十年时间都在河南中原油田工作,我曾以国际油价那么低,我们为什么不大量进口,以替代国内高价低产的原油?朋友一语惊人,都去买便宜油,我们那么多石油工人怎么办?

    这才恍然大悟,许多企业,不能以投入产出的方式去比较,在一切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地方,养人养精神还是重中之重!

    看来,一个又一个跨区域的很有特色的垄断企业生活区,呈现出半军事化的面膜,如同一个个国中之国,表面上看着十分壮观,其实折射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展开的国企改制,只是动了一点皮毛。真正的涉及到大的利益关系,诸如石油、远洋运输、铁路、电力、通信⋯⋯我们还有无数的铜墙铁壁。每一道墙的上方,就像我们小时候知道的故事,被许多煽情的歌曲环绕。

    7:西北地区,论名气,首推敦煌,尽管敦煌只是甘肃省酒泉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然而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特别是在文化历史学家的眼中,那就是世界文化文明的红绿灯路口。

    敦煌的名气是由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扯出来的。这个农民叫王圆箓,年轻的时候参军入伍到了酒泉,干起了保家卫国的光辉历程,许是清代末期,军营里管理松懈,老兵王圆箓自学道行,对风水、看地穴、算八字有些心得,成了军地两用人才。

    在酒泉敦煌一带发现的所有材料,都确定道士王圆箓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正是这个文字上的睁眼瞎,对儒释道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绎。

    他发现了敦煌藏经洞收藏的无数的经券和绘画,先是报告了就近的县官,县官轻置,王圆箓又去找了府台大人,无回音,这是儒家思想;老王仍继续保持了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所有佛教遗迹,尊孔礼佛,又是佛教进入国门的不二法门。卖了几两散银子,便在佛盫经洞旁修了个"三清宫"。

    不排外,对世间万物一律包容。可以说,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做了一件最有文化的事情。真是令人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需要由最没文化的人去演绎?最有文化的东西却被所谓的文化人去肢解破坏?

    这个发现,与英国人卡特当年在埃及尼罗河以西的一处石灰岩山谷的发現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坦卡蒙出生于公元前1341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333年到公元前1324年左右。只活了19岁,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被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在投资人卡尔纳冯伯纳的支持下发现,并挖掘出大量珍宝,从而震惊了西方世界。

    今天我们说敦煌,其实就是指向一个人,那个叫王圆箓的人值得浓笔重彩。他是这个城市的垫基石!缺少了他的发现和他的包容兼蓄,敦煌说不定仍然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8:历史文化这个东西真是一言难尽。

    你说你有五千年的历史;你又说你有三千年的文字记忆。这些东西在电影导演张艺谋的眼中,统统都是一场《秋菊打官司》。你还不要不服气。

    自从张导率领一众草台班子,在漓江弄了《印象刘三姐》,又在丽江《印象丽江》、《印象西湖》,这就刹不住脚了,全中国大凡是风景的地方,只要不差钱,投入几千万到几个亿,都可以放在印象那口锅中。

    在所谓的印象中,印象就是影子,影子又意味着捕风捉影,与儒家推崇的传统格格不入,现在堂而皇之侵略进来。丰富多彩,土壤深厚的多民族文化,被简单的情爱故事一统天下,变成了程式化,模式化,这对各地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其实是一种伤害。

    几束迷离花费不扉的灯光,几处当地的特色建筑,几个青春亮丽的男人女人,兴师动众,一大堆甲乙丙丁的群众演员,从当地的传说故事中删剪拼凑出一个值得怀疑的正能量故事。好了,一个印象大剧诞生了。

    类似的剧场都是发挥现代光电科技,立体声响,加上人员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搏傻空间。

    接下来便是导游和当地宣传部门的联手合作,刚开始大家互相吹捧,如小孩子看西洋镜。后来便疲软了,为了把白天走路看景累得昏头昏脑的游客忽悠进印象剧场,真是难为了千数百名的导游,好在回扣是越来越高,这活儿还得继续努力忽悠下去。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眼看老谋子家如开了银楼,大把的收获着印象带来的滚滚财富。整个草台班子的人眼晴都红了,开始四面出击,组成多个草台班子各显神通。

    于是,《又见平遥》、《又见敦煌》、《又见五台山》,唉,我相信,连收钱编剧的都被"又见"二字弄到弱智了,好在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微妙微肖之处多了去,这回换了两个字,"只有",绝对的排他性,于是,《只有峨眉山》《只有爱》⋯⋯这便是当下各地旅游推出的星光文化。

    其实无论是"印象"还是"又见"、"只有"、"遇见"都是对当地文化肤浅的认识、肢解,除了耗费巨资,统统一个模子刻出来。

    这般虚无的打着文化的旗号实质是反文化的东西,又被各地无脑的文化人强奸、利用。这玩艺儿,必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才有经验,那个时候,几个样板戏,一个作家,几本小说,塞满了十多亿人的生活。"印象"之类不过是"十年文革"文化的后续。

    最搞笑的是,这么反文化,愧对历史的荒唐,居然都是一些自认为有文化的人奋不顾身的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北游散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zx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