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民俗
因“打”而结交,终因“打”而收场,这个与张学良同吃同住的男人

因“打”而结交,终因“打”而收场,这个与张学良同吃同住的男人

作者: 情绪匣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2-13 19:35 被阅读0次
郭松龄

随着电视剧《少帅》热播,郭松龄一下子成了网红,关注这位郭鬼子的人越来越多。

郭松龄何许人?其先辈了得,据说是大唐名将汾阳郡王郭令公郭子仪的后人。他早年追随朱庆澜,加入过同盟会,后来返回奉天密谋起义,结果事情泄露,起义首脑们被张作霖一网打尽,郭松龄也在其中。本来,张作霖是要把他们全部处死的,但郭松龄的未婚妻韩淑秀拦下囚车,说郭不是革命党,只是回来和自己成亲。张作霖一来佩服韩淑秀的胆量,二来也怜惜郭松龄的才华,故而刀下留人,放了郭松龄。谁能想得到他们后面还有那么多故事。

后来,郭松龄考入了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先是留校任教一段时间,然后去广东参加孙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他回到奉天(今沈阳),在陆军讲武堂谋了个战术教官的差事。谁能想到,这成了郭松龄飞黄腾达的起点。

在担任战术教官的时候,他部下有一名非常特殊的学员——奉军的太子爷张学良。

张作霖一直视张学良为自己的接班人,为培养他自然下了一番功夫,把他送到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就读。刚巧,少帅成了郭松龄的学生。那一年张学良十九岁,正值血气方刚时。

在一次散打课上,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凭着自己的一股虎劲,将对手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当然是到底是真打趴下了,还是惹不起少帅自己主动趴下的,就无从考证了。张学良初尝胜果,打得意犹未尽,他到处找其他学员挑衅。吓得大家躲躲闪闪不敢接招。

郭松龄是何等人,心里可猴精得很,瞅准了这个接近张学良的天赐良机。他上前提出来让张学良三招,若张学良能把他制服,他就认输。

张学良压根没把郭松龄放在眼里。郭松龄火候把握得好,两人一过招,三下两下,差点将张学良打倒在地。敢对少帅张学良动手,他绝不是一时鲁莽,而是他看准了这块仕途的敲门砖。

所谓不打不相识,张学良挨了打,但内心却服了,主动提出拜郭松龄为师。可见少帅张学良的确是帅才,能屈能伸,识大体,爱人才。

张学良

通过此番对打,张学良和郭松龄关系越走越近。在日常的军队生活中,张学良不仅和郭松龄同在一个房间办公,同住一个房间,而且还同睡一个炕。

很多情况下,张学良和郭松龄都是形影不离。在整个东北军中,无人不知二人的亲密关系。

郭松龄正是凭借着和少帅这份亦师亦友的关系,得以步入升官快车道,不久就被张作霖委任为团长,进而又升为旅长,从一名普通的讲武堂教官成为奉军高级军官。

当时的奉军垂垂老矣,虽然武器装备非常先进(大多来自日本),但那批出身绿林的奉军老将已经暴露出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而郭松龄和少帅指挥的第8旅和第3旅则是一番崭新的气象。他们用新法练兵,联合办公,并通过剿匪战争磨练这两支部队,使之成奉军中的两支劲旅。

在直奉战争中,奉军老将们不堪一击,完全不是吴佩孚的对手。奉军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东北都可能不保。在这个危急时刻,郭松龄辅佐张学良两败直军,战绩辉煌。特别是郭松龄,率军多次击败直军的追击,并采用“胜利中突然后撤”的方式,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挡住了直军,为奉军保住了元气。

郭松龄也因为直奉之战,崭露头角。在张学良这个大靠山的支持下,郭松龄在奉军混得飞黄腾达,团长、旅长、军长、直到京榆驻军副司令。

后来因为政见不合,他选择了背叛奉军,带着七万部下打回了东北。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张作霖顶住了郭松龄开头的三斧子,并在随后的巨流河大战中,由少帅出马,师生好友沙场搏杀,最终学生击败了老师。少帅念其旧情及才华向张作霖求情,可惜无果。郭松龄被张作霖下令就地枪决,结束了一生。

因打而结交,终因打而收场。张学良和郭松龄年龄差近二十岁,成了好哥们,但终不是一路人。如果没有那场打,可能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个写法,但凡世间事,谁又说得清呢?

张作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打”而结交,终因“打”而收场,这个与张学良同吃同住的男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cq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