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书里,他借用富兰克林的话,感慨道:
“不可以直接反驳别人,也不可以妄下断言。”
能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是本事。
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怎么把话说好,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如果你也想学好“说话”这门课,不妨看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成为“社交达人”。
1.不争:争论无赢家。
永远不要与人争论。
因为我们绝不可能靠争论改变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三观与原则。
不同层次的人,说不到一块去;无关紧要的人,没必要分出高下。
更何况,与人交谈,还要注重场合。
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合口若悬河地展示自己的高见。
著名歌剧家简·皮尔斯在金婚之时说:
很早之前,我和妻子就立下了一个规矩——一个人发火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必须听着。如果两个人都在大叫大嚷,那不叫沟通,叫噪声。无论我们对彼此有多不满,都不曾违背这个约定。
生活中,有时候与其争论不休,不如保持缄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92858/3b14d9b75f5895cb.jpeg)
2.不急:着急的话,慢说。
俗话说,君子慎言,贵人语迟。
急话缓说,能给自己留出时间,理清事情的脉络,组织好沟通的语言。
遇到问题,不要急着下定论,让语言成为挑起事端的导火索。
心里越急躁,越要慢慢说,否则,就会像故事里的高管那样,激化矛盾,扩大冲突。
苏格拉底有个著名的“说话三筛子”理论。
开口前,先用下面这三个筛子,过滤一下你的话:
第一个筛子:这件事是真实的吗?
第二个筛子:你所说的这件事是善意的吗?
第三个筛子: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吗?
苏格拉底说:
“如果都不重要,那就不要随意说了。”
生活中,我们时常说话太快,说完了,连自己都后悔不迭。
所以,张口说话不难,谨言慎行不易。
3.不怨:抱怨的话不说。
卡耐基说:
“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生活,让我们习惯性从他人身上找缺点,而忽略做好眼前的事。”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抱怨。
可抱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
抱怨的话说太多,折损人的志气,消耗人的精力,压低人的心气。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 “费斯汀格”理论。
意思是: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也就是说人生中仅仅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而另外的90%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4.不怒:愤怒时,别轻易开口。
要想护全自己,除了不与愤怒之人计较,还要提醒自己怒时不言。
这样,扑向你的戾气,就像打在空气中的拳头,威力全无。
林语堂说:
“生气时,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生活里,我们总能遇上令人恼怒的人、愤愤不平的事。
一旦情绪失控,只会令自己失去理智,还可能激怒对方,造成更大的麻烦。
不说气话,并非屈就,更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用沉默抵制脾气,用理性战胜情绪。
怒时不言,是与人交往的智慧,更是克制情绪的修行。
5.
卡耐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支付给员工薪水,仅有15%是因为技术因素,而另外的85%则是人际交往能力。
他进一步解释说:人际交往的本质,在于怎么说话。
所有处世的高手,其实都是会说话的智者。
不争不急,不怨不怒,深谙人性的弱点,掌握沟通的技巧,生活的局面,才会被打开。
点个小赞,愿我们收束自己的言行,让话语成为桥梁,搭建起稳固又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