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摘录(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作者: 空谷幽兰_aa95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21:22 被阅读0次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为例,聚焦第四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本单元所选课文分别是,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是记叙了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和对学术严谨的态度,令人感动;彭荆风《驿路梨花》,写实类的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反映边疆民众纯朴的民风,颂扬了雷锋精神代代传的良好社会风尚;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让我们明白了“负责任”是人生的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的最大的乐,可谓是别出心裁而又洞察幽微。“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旷达,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阅读时,我们要注意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领会那种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短文两篇,分别是《陋室铭》和《爱莲说》,这里涉及到两种文体“铭”和“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七下第17课)、韩愈的《马说》(八下第23课)。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七下第17课)。

相对而言,这两篇短文的涉及的文言知识点较为丰富,检验师生文言素养,这是我们老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n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