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六年,一个囚犯被带出牢房,由两个小吏押着,将要流放到宁古塔。这件事惊动了整个大清文坛,因为将要流放的这个人叫——吴兆骞。
吴兆骞现在说出来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在当时却是有名的才子。大凡才子,便多狂傲,吴兆骞也不例外,是个彻头彻尾的狂人。吴兆骞究竟有多狂,说两件事大家感受下就知道了。
吴兆骞字汉槎,幼时在私塾里读书时,常常把同学的帽子偷偷拿来,往里面撒尿,他的老师计青辚得知后责问他为何要这么做,吴兆骞一脸傲然地说:“帽子戴在这些俗人的脑袋上,还不如让我拿来撒尿(居俗人头,何如盛溺?)?”计青辚听完后深感吴兆骞绝非池中之物,却也很担心他的狂傲总有一天会给他招来灾祸,长叹道:“子异时必有盛名,然当不免于祸。”
吴兆骞明末清初文人的文人都喜欢结社,主要作用是一起谈论诗文或是针砭时政,如《桃花扇》中侯方域加入了“复社”,而明亡后这种社团便有些遗民味道了,一些明朝遗民聚在一起,以忧愤之时来表达自己的家国之痛。不过吴兆骞加入的是个新社,由宋德宜等结成的“慎交社”。吴兆骞在慎交社中结束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顾贞观等人。在一次社团集会上吴兆骞对当时也是才名正盛的汪琬引了一段古语道:“江东无我,卿当独秀”。
由上面两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以吴兆骞狂傲耿介的性格,得罪的人想必也不会少。那些被吴兆骞看不起且不放在心上的小人物,却深深地把这份蔑视记在了心里。于是顺治十四年终于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仇家诬陷入狱,于顺治十六年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
我们看电视剧经常会看到某某犯了案,惹了圣怒,皇帝怒道:“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人便面如死灰,被拖下庭去。让当时人谈之色变的“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宁古塔在今牡丹江一代,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宁古塔山水记》中言:“宁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宁古塔在当时是著名的不毛之地,常年冰雪封冻,生长着大片针叶林,几乎不能生长任何作物。所以,一般来说流放宁古塔基本上就等于判了死刑,就算在路上侥幸不死,在那等苦寒之地也挨不了多久,更不要说像吴兆骞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了。
纳兰若容《金缕曲》吴兆骞离京时,京城内外众多文人纷纷以诗送其出关,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吴伟业的《悲歌赠吴季子》,这首诗字字含泪,句句含悲。因为这一次送别,很可能便成为诀别,与吴兆骞私交甚厚的吴伟业岂能不悲?于是他在诗的末尾写下了:“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的血泪控诉之言。
吴兆骞被流放之时,他的至交好友顾贞观也来为他送行。相比于其他人的诗词相送,顾贞观只是郑重地对吴兆骞许下了“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诺言。男儿一诺千金,九死不悔,顾贞观和吴兆骞都以为这一天会来的很快,可谁知这一等,便等了二十年。
吴兆骞流放后,顾贞观四处奔走想要营救好友,可奈何苦无门路,自己又功业无成,营救之事也只能是个空谈。一直到了康熙十五年,顾贞观经徐元文推荐,到了当时权倾朝野的首辅纳兰明珠府上做塾师,并与明珠之子纳兰容若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这件事才有了转机。
顾贞观结识纳兰容若之后便对他说起了营救顾贞观的事情,只是纳兰容若虽生于权宦之家,却无心于政治,更不想去触碰这些俗事,所以并没有立即答应顾贞观。是年冬,顾贞观寓居北京千佛寺,于冰雪之中想到了还在宁古塔风雪之中周旋的吴兆骞,不禁大为悲痛,写下了《金缕曲》二首,其词如下:
(其一)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 曾不减,夜郎僝僽。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容若见到这两首词,不禁为之泣下,道:“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河梁生别说的是苏武和李陵分别之时李陵做“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山阳死友说的是范巨卿和张元伯的故事。这两个典故都是非常有名的,纳兰若容既然认为顾贞观的《金缕曲》可以和两者并称,可见此时顾贞观的一片诚挚之心终于打动了纳兰若容,容若便于此时开始为营救吴兆骞而奔波。
据说当时顾贞观找到纳兰明珠之时,纳兰明珠倒了一大碗酒对顾贞观说:“你若是满饮此杯,我便为你救吴汉槎”,向来滴酒不沾的顾贞观接过碗来一饮而尽。纳兰明珠笑道:“刚才是和你说笑的,难道你不喝这杯酒我就不为你救吴汉槎了吗?”
经过纳兰容若、徐乾学、顾贞观等人的不断奔走,筹金两千两,吴兆骞终于在康熙二十年以认修内务府工程名义赎罪被放还。
吴兆骞归来后,到纳兰明珠府上致谢,这时吴兆骞正与顾贞观正因事生隙。于是纳兰明珠便把他带到自己的书房里,书房里写着“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几字,吴兆骞见之大恸,声泪俱下。
是啊,普通人都不愿意因事去求人,更何况是顾贞观这等傲气的人呢?摧眉折腰事权贵,对有些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能忍受的屈辱。
宁古塔可惜的是吴兆骞归来后三年便溘然长逝了,二十年的宁古塔流放生涯燃尽了他所有的生命,本该功成名就的一代才子如此结束了一生,如何能不让人叹息,当真是“魑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
顾贞观为救吴兆骞奔走二十年,不惜求遍自己能求到的所有人,放下了尊严和名利,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尽半生之力,而纳兰若容只因好友的两首词便能竭心尽力地去营救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这两段友情,同样感人至深,至后来吴兆骞和容若相继逝世,又不知顾贞观该如何消受,世间生离死别之事,不禁令人唏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