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读后感
1.创业不易
创业自己干和你现在上班差别会很大,超乎你的想象。其中有一点是,你现在觉得很正常、很简单的一件事,等你离职后,自己去做的时候就很难。书中就描述了,离职创业初期,原以为的凭借自己与合伙人的在行业内的声望应该很容易就能募集的一些资金对象拒绝了他们,不肯把钱交给他们。还有一段特别充满画面感的描述,就是:苏世民和彼得一起去麻省理工学院募集资金,约好的时间,人家工作人员直接放鸽子,等他们到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吃了闭门羹,而且,这时候,天降暴雨,把他们淋了个落汤鸡,头发紧贴头皮,还打不上车,那个窘迫啊!让我想起10月回老家的时候没有车出行不方便的那个浑身不爽的感觉,再想一想人家,华尔街的金融精英,那心理落差······
哎,不容易啊。
2.干事情需要有人才,10分的人才
苏世民有一句话,8分的人才可以把工作执行到位,9分的人才能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10分的人才会自己开创事业。
想一想,我们的组织每天都在干着“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工作,这差距啊,也太大了!
同时,反观自身,自己距离10分还有多远?有点畏难、有点泄气,甚至想,哎,太难了,要不就算了吧?这样混着也挺好的,有吃有喝的。这就是差距啊!
3.为人所不能,就是要出彩,创造历史,争第一
在每一个位置上,做与众不同的事情。
无论是邀请芭蕾舞学会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耶鲁大学演出,让和尚们一饱眼福,还是与“禁止女性在宿舍过夜”那一条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校规作斗争,都可以感觉到,苏世民的不为现状所限,不走寻常路,声名鹊起。
而且,在这些事件中,能感受到他对人性的洞察,他能够发现和理解身边人的需求,“痒点”,并想办法满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满足他人的需求,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后来的商业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价值金钱显化而已吧?
4.周期
人生起起伏伏,如果能有周期思维,就如同有了一个上帝视角,任他波诡云谲,风云变幻,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拥有坐看云卷云舒的惬意,那多爽啊。
视角落到一个小的、与我们现实接轨,说白了就是能变现的点,比如他说,说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那么,我就等着,某个时候逮着机会可以投资一下。
里面还有很多《易经》的“降龙十八掌”思维。
5.要有大格局,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要因一时小利益而失去大利益。
比如,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派发股利,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然后,中国将越来越多的钱交给他投资。这也是能忍得住一时的嘴馋,待到把蛋糕做大了,才能吃得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