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什么也不要有病,没什么也不要没钱,这话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人一旦生了病,哪怕是不大的病,对工作,对生活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得了病后那份儿焦急,烦躁,失落和痛苦。没有得病的人是不能感同身受的。每当听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同事,同学人到中年,还未跨入老年的门槛儿,就病故了,撒手人寰,于是扼腕叹息之余,越发对疾病这个东西深恶痛绝。确实有什么也不要有病,人有多少亿的财产也不能享受其成果,王均瑶38岁,有38个亿,最后还是死于肠癌。赵忠祥千辛万苦,退休后也不消停,千方百计捞钱挣钱,有了五个多亿,最后因为疾病70来岁就去世了,这样的名人大咖多如牛毛,都死了。人在天堂,钱在银行,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工作的人生了病,住了院,可以暂时摆脱繁忙而紧张的工作,在医院得到治疗休息。还可以暂时躲开复杂的人际关系静一静心。而且还能成为一件小小的乐事儿,关键在是病到最佳的程度,不能病的太严重,鲁迅先生有一篇杂文,题目叫《病后杂谈》,说的是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愿意秋天薄暮的时候吐上半口血,再有两个人搀扶着病殃殃的他去看秋天的海棠,那也真是妙不可言。吐血说明病了,但是不能大口的吐,大口的吐就严重了,只能是吐小半口血。住医院可以暂时躲开繁杂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清静那么几天。有时候找朋友打电话,找人谈事,办公务私务,常常听到的回答是人有病了,住医院了。我就问得的什么病?说是重感冒加新冠。有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经常会碰到不少找他开病假条的人,病是有的,很小,根本不影响工作,但是就是为了开病假条休息。一旦开了病假条,请了病假,到了家里就呼朋唤友,喝酒,打麻将,乃至去干第二职业,干的不亦乐乎。这哪里是肉体上病了?明明是心里边儿病了。
人得了病可能死,也可能不死。不得病当然一般不会死,但是也有死的可能,大的有天灾,地震,火灾,水灾,车祸,人祸,战争等等。大将军大军事家巴顿没有死在枪林弹雨的二战中,却死在车祸中。中国的伟大的音乐家聂耳死于溺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死于暗杀。等等,不胜枚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
病还有美的一面。有一种梅树,梅花叫病梅,那毕竟是一种植物,没有思想。还有病西施,这可是大美人,倘若少了那个病,就不会称之为病态美。东施看到西施生病了,皱着眉头,样子很美。也就学西施之美,皱着眉,结果没有学好,反而是丑上加丑,于是有了东施效颦的成语。《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就是典型的病态美,倘若让运动乒坛冠军邓亚萍或排球女将郎平去扮演林黛玉,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林妹妹的韵味。960年前的北宋易安居士女大诗人李清照,她的那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要是没有病,恐怕也写不出这样动人的句子,真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愁到病到一定程度,这令人回味无穷,催人肝肠寸断的词句是难以写成的。不过,归根到底,我还是要捧出一颗至诚至善的心,愿天下所有人健健康康,长长久久,幸福快乐,万事如意,龙年大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