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经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们的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了吗?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们的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了吗?

作者: 朱海芳 | 来源:发表于2022-06-06 15:46 被阅读0次



    学习《论语》

    为政第二

    这篇讲述了10个观点

    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2.孟懿子问孝。

    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4.学而不思则罔。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6.临之以庄,则敬。

    7.君子周而不比。

    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9.子张学干禄

    10.知之为知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在第4,16章讲述了这一观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15岁立志于学习,30岁能够自立;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70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在这一章中,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15岁到40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②50 ,60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③70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在这一年龄层段正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15岁到40岁的阶段。

    那么我们现在所说,人到中年不就是正处在这种学习领会的阶段中吗?我们还觉得现在再来学习晚了吗?

    这正是学习的最好的时间阶段,思想已从成熟走向安心立命的阶段。

    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也正是说明了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我们的人生走向成熟精炼。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拒绝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从这以上讲述的观点看,对于任何人的学习成长过程都是适用的。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成人的准则。

    那么,我们的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了吗?

    在16章里说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只要我们言行端正。很多的非议都会不攻自破,没必要去太在乎这些不必要的言论。

    正如孔子在后面说到的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干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是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所以我们学习经典就要学习经典中的智慧,像这些圣贤一样。也是我们现今学习经典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们的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yj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