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这篇讲了4个观点:
1.有教无类。
2.子贡问为仁。
3.君子求诸己。
4.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个观点在第27,29,30,36,40章讲述。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值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
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严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而且我们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把道发扬光大。
反过来,如果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以此来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
也就是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是不能倒过来的,是不可以颠倒这两者关系的。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的叫错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以改正。
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以这样精炼的语言向人们道出了一个真理,也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在我们的一层里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挑孩子的毛病。而是鼓励孩子有了过错要去改。
就由这个观点所讲的,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叫做真的错了。
但是我们要允许孩子有错,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从错误中领悟真理,从错误中走出来,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要像孔子那样在仁德面前。没有师生之分,也没有父母孩子之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讲仁德。
面对孩子,我们要讲正确的道理,引导他们认知什么是正道,而不是以成人的姿态高高在上。
强调师道的尊严,强调孝道的尊严。力求达到师生,父母与子女和谐关系。
觉得学生不可违背老师,子女不可违背父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写在最后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来和海芳一起每天悦读经典,抄写经典,回归慢生活。
在纷繁中寻得一刻宁静的享受,寻回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
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弗朗西斯.培根
读书是一种幸福
写字是一种生活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
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在每一天宁静的时光里,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
而宁静的时光,因为阅读、写字会显得尤其美好。
然而在这快节奏的网络时代,很多人只爱看畅销小说,因为读起来轻松。觉得经典文学读起来显得沉闷。
实际上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把经典文学读进去,一定能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读过之后你会觉得畅快淋漓,觉得那些时间花的很急的。
如果因此而学到了写作的技巧,那收获就更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