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一个人在马路边彳亍走着,忽然想到位朋友阿七,他现在过得怎样?于是用微信打过去电话。没有回答。想来这小子一时大约没时间吧,不然怎么会不回我电话。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这时候怎么想到给阿七打电话呢?这让我又想起了他过去主动给我打电话的情景,很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了。
说起来我与阿七算是同年呢,我们俩似乎有着同样忧郁的气质,这也让我们彼此有些投缘。高中时他上的是一所重点高中,高考落榜有点可惜。倒不像我一直在一所普通高中厮混,考上重点大学是奇迹,考不上大学也在情理之中。阿七喜欢乜斜着眼睛看人,他不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他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然后在心中得出他的结论,这一点让他看上去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以我对阿七的了解,他在内心又是自卑的,不仅因为他的脸上有一大块黑疣,也不仅仅因为他从小新不受父亲待见。他父亲更欣赏阿七的弟弟,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在老男人眼里,大儿子慧根不足,难堪大任。那时候,阿七家的家境还算不错,他父亲先前在一家国企里任干部,说一不二,虽说因为经济问题被撸了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家的生活终究好过农村里一般的人家。
另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一伙同龄人中,阿七结婚算是比较早的。刚参加工作的那年,不需要什么自由恋爱,媒婆主动找上门来,阿七的桃花运也就来了。女方是邻近村庄的一位女孩晓红,身材高挑,温婉漂亮。阿七对这桩婚姻自然是满意的;晓红呢,她是一个传统的女子,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多年后,我才得知,那时晓红已在跟同村里的一位男孩谈恋爱,可是男方家太穷,晓红的父母对那穷小伙根本看不上眼,赶巧阿七家派人来提亲,于是晓红的父母棒打鸳鸯,阻止女儿与穷小伙来往,与阿七正式确定了关系。
在结婚的当儿,阿七对于晓红的过往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不管怎么说,他是成功而幸福的一方,如愿抱得美人归。或许世俗对他有一些偏见,所谓“骏马常驮痴汉走,巧妻常伴拙夫眠”,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晓红一时虽然有些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也都过去了,对未来的新生活,她又满怀了憧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切都是命,眼前的这个男人才是她全部的幸福所在,她衷情于他,对婚姻忠贞不渝,她要为他生儿育女,朝暮不依长相思,白首不离长相守。
生活并无多大的波澜,阿七的生活是平静的。他的一贯忍辱负重彰显着他的与世无争。他像一叶浮萍被生活的浪头抛得老高。不满他作派的晓红最终还是离开了他,投入到一个老男人的怀抱,这戏阿七的精神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女人太现实,男人一旦失势陷入贫苦的时候,她们也就离你远去了,就像当初趋炎附势而来。
阿七很快给我打来了电话,寒暄之中得知他那时正在干活,现在才有了些空儿。我知道他现在在城北工业园里的一家工厂上班,经常熬夜加班,薪水不高,可工作还算稳定,他对此也很满意。言语间,我感觉到了他的快乐,不像先前那么抑郁了。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作为朋友,我替他感到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