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

作者: c5730b691d06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20:48 被阅读0次

国学分享-名家

先秦时期有个人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这人回答:“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连马一起过去了。

哈哈,白马非马,听起来有没有很熟?对了,他就是当时已经以诡辩而闻名天下的名家领袖公孙龙。


001名家是啥门派?

名家,以辩者闻名。别人肯定的他要否定,别人否定的他要肯定,你看与我们现在的律师颇为相似,实际辩者本是讼师。而真正创建名家的就是我们刚提及的公孙龙和另一位惠施。他们主要是对“名”与“实”的关系的分析。

002 何为名实

举个例子:这是一张桌子。“这”是指具体实物,是可变的,有生灭的。“桌子”是名称,是不变的,永远是这个样子。名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

003 惠施的相对论

惠施强调的就是事物的可变,相对这个事实。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小是相对的。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高低是相对的。

万物有共性,作为个体又有其个性,这种同和异是惠施所谓的大同异,也是相对的。这个就是古代著名的“合同异之辩”。

万物都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的不同绝对的界限,每个事物总是在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得出逻辑的结论就是“万物一体”,因而应当泛爱物,不加区别。与庄子的齐物论,非常吻合哦!庄子与惠子可是好基友哦!

003 公孙龙的共相论

公孙龙强调名的不变,绝对的事实。他在白马非马的论证中,运用了逻辑学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还有就是共相论。即马的共相与白马的不同。马是一切马的属性,不包含颜色,所以,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其实这算是一种诡辩,如果学过逻辑学都知道,马作为一个概念涵盖了各种马,马与白马是种属关系!哈哈其实是比较绕口的,所以关吏随便就被绕过去啦!

004 名家学说的意义

通过名家对名的分析,以及名与实关系的分析,发现了哲学中“超乎形象”的世界。有了“象內”与“象外”的区别。超乎形象的不能够是经验的对象,公孙龙的共相同样是不能够是经验的对象。

一切有名可指的共相都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但是并不是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的一切共相都有名可指。哈哈,有没有被绕晕?

有没有发现名家与道家很有关系?充分运用名家对超乎形象的世界的发现留给了道家。道家是名家的反对者,又是真正的继承者。

相关文章

  • 从白马非马问题到集合论基础(一)

    白马非马问题 白马非马命题来自先秦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原文: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

  • 白马非马 【OOP? OOP!】

    那不是歌 那是孤单的歌 , 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白马非马》By Vae 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

  • 白马非马 【Traits】

    那不是歌 那是孤单的歌 , 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白马非马》By Vae 从PHP的5.4.0版本开始,PH...

  • 【实用】奇异果是不是猕猴桃?车厘子是不是樱桃?看完都明白了

    我们听到白马非马的故事,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诡辩,白马怎么会不是马呢?”但是,在水果圈,到处都是“白马非马”的故事...

  • 日记27

    战国时期,名实相争,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学说。如果白马非马的论断是成立的话,那么好人或者恶人也不是人。这话初听...

  • 知行格第340日:“白马非马”如何成立?

    每日哲学感悟: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名家公孙龙之中心思想。此语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原句为:“马者,所以命...

  • 马马马

    白马非马 黑马非马 斑马非马 龙马非马

  • 白马非马与你大爷

    孔子之叶孔穿拜师于公孙龙子,先赞龙子高智,又言白马非马不可取,若龙子自废白马非马的言论,愿拜为师。然龙子引经据典,...

  • 《白马非马》,孤单的肆意放大版。

    许嵩的《白马非马》推荐给那些不攀附不炫耀不强势不柔弱且享受孤独的朋友们:孤独大概就是“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

  • 中哲简史--D3

    白马非马 今天最大的关注力在于解决了我一直以来不曾清楚的“白马非马”论。 1.二者内涵不同 2.二者外延不同,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马非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ad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