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友人和网络上的评价看来,喜欢《天气之子》的人数远少于《你的名字》,甚至有人说我是少数给予这作品正面评价的人。
关于《天气之子》坦白说我很喜欢,超乎预期地喜欢。让我思考更多的是导演想诉说的、大众的反应。
这里不比较两部作品间的优劣,《天气之子》有一些缺点,但不失为一部作画精良又用心的佳作,如果负评是针对主角动机、剧情安排、节奏掌握、转场运用等等,我无话可说,本人甚至能提供更多关于这部电影的缺点来跟各位一起叫阵。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是因为不喜欢主角最终的决定、不喜欢结局,这里先说明一下我所指的负面评价:喜不喜欢是个人自由,但因为不喜欢结局而说《天气之子》是个不好的作品,想想也是很微妙,这也是我写这篇的原因,希望提供一些个人浅见,大家重整一下思绪,或许结局带来的郁闷也能如晴天般开朗。
在访谈中,导演说这是一部拍给「年轻人」看的作品,现在的年轻人活在极混乱的时代,是个不管伦理、价值观、经济、生态环境、国与国的关系、新时代与旧时代互相冲突,动不动就有事情从天而降的浮躁时代,然而年轻人与大人们的交流犹如南极北极般,各自冰冷且孤立,大人看著年轻人总是不以为然,觉得对方无病呻吟、不懂处事,更没有肩膀;而年轻人仰头看著他们,从冷漠的瞳孔里读出了不谅解、不在意与苛责,就是这样相互对立的关系,导演决定讲一个故事,告诉年轻人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关于大众对天气之子的评价,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帆高(男主角),觉得他很屁孩很中二;更不喜欢他最后所作的决定,因为他的「任性与自私」,导致东京没入水里,但真的是如此吗?
《天气之子》的主角——森嶋帆高
先从天气巫女的设定切入,剧里的老人说:「天气只是老天爷的脾气」,只是老天怜爱著人,于是有了天气巫女的存在,使人与上天产生连结,在渴望与希冀时展现奇迹,但老人又说:「所有的干涉都是有代价的。」虽然上天给予天气巫女操纵气候的神力,但本质却是「干涉自然的能力」,这很好理解,老天爷今天莫名不爽就打雷下雨,但因为巫女作法而放晴,原本该释放的「脾气」被改变了,这不就是干涉吗?既然干涉有其代价,这就解释故事后半部分里气候越来越极端,那么若巫女越加强控制力度,「干涉的代价」是否越来越大呢?
另外,天气巫女从古老时就存在,如果真如阳菜所说「牺牲自己就能放晴」,那故事背景下的日本老早就承受连日滂沱,又该如何解释?从电影剧情的发展上,我们可以了解在古老的时代就有活人祭存在,回应了老人说:「天气巫女最终都是悲剧的结果。」可以想像以前的日子里,老祖先们遭遇不可控的气候肆虐时,会选择牺牲天气巫女,试图改善异常之象,但千百年流转,一个又一个巫女逝去,天气仍旧如此,甚至更糟,有没有可能牺牲这条路根本不是长远的解决之道,殒落的天气之子成就的不是晴天的奇迹,而是下一个、又一个身不由己的巫女。我想说的是,在不能确保真的能解决问题前,男主角的决定并没有对错,他所做的只是纯粹的「选择」。
《天气之子》的女主角——天野阳菜,拥有放晴的能力。
接下来想跟大家聊聊「选择的自由」,选择忠于自我,根据帆高的性格,我认为他应该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只是为了拯救心爱的女孩子,在最终招来了永不停歇的雨水,以及来势汹汹、观众的负面评价,他的选择又热血又中二又笨又莽撞又,但那不就是那个年纪的「我们」每个人的模样吗?
什么?你说你没有?
你是忘记了,还是害怕想起来?
别急著说我卖《返校》,因为我是想用其案例阐述观点。(以下有雷,没看电影没玩游戏的赶快关掉!)
《返校》讲的是自由,电影里有三种自由,第一是思想自由(看禁书)、第二是灵魂的自由(学姊冤魂困在同个地方不断轮回),最后是选择的自由(魏仲廷选择自首活下去)
读书会里活下来的只有魏仲廷,为了告诉后人政府的恶行与真相,他选择招供,才得以保全性命,但苟延残喘后的罪恶感与牢狱之灾则在往后的日子里折磨他,他大可以选择坚守信念,慷慨就义,但他选择了另一条更难的路,两条路没有所谓对错,他只是忠于本心,作出了选择,而这便是选择的自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帆高。《天气之子》剧照。
同样是面对两边没有对错的选择,同样攸关性命,同样忠于本心,为什么帆高的决定就是「不好的」、「错的」、「自私的」?不就是因为他的决定站在社会价值观的对立面吗?这里有没有很熟悉,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年轻人与大人之间相互对立的关系」吗?因为年轻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化已久的大人们不尽相同,才会被认为「不成熟」、「自私」、「任性」、「错误的」,因此被大人们责怪与讨厌,这不正是我们对帆高的态度吗。
新海诚讲了一个故事,身为观众的我们看著看著,却默默成为作品里刑警们的样子,不愿意去倾听帆高的心声、不谅解他的处境,只是一味认定他是个中二任性的坏孩子。
最后想坦白一件事,其实我不喜欢帆高的决定,因为我更喜欢英雄,但没有人一定要成为英雄的;即使帮他讲了这么多话,也不代表我喜欢帆高,因为我喜欢的是另一位角色——夏美大姊姊 。
《天气之子》——须贺夏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