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南海

作者: 修一羽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09:19 被阅读48次
华夏之南海

翻查历史书看看,发现我们广东人摆脱南蛮这个词,还真的要感谢秦始皇啊。

武成侯王翦南海病逝,赵佗扶灵返回咸阳,始皇帝闻讯,一夜白头。始皇帝深夜密诏赵佗:“如今中原地区,秦国人已不足全国十分之三,然中原各个老世族阴谋复辟,但有事发,秦国不知是否可以平乱。将军所率四十万秦人大军镇守南海,虚说镇守南海,实则以此大军融入南海百族,为南海融入华夏之功,因此,即使中原事变,秦国被群而攻之,将军所部的南海大军也不得离开南海北上平叛,你应该做的是封锁通向南海的扬粤直道,不让中原战火蔓延至南海。如果任嚣病逝,由你继任他的职务,统筹南海军政,不用再向咸阳请示了。赵佗将军,你需紧记,南海不仅仅是秦朝之南海,而是华夏之南海,即使秦朝灭亡了,你也要为华夏坚守着南海。赵佗将军,你是否明白?”

此时的赵佗将军早已是泪流满面,他伏拜在地,“陛下,赵佗谨遵帝命,即使中原遭遇动乱,臣也不率军北上,臣愿世代坚守南海。”始皇帝似是松了一口气,他似乎隐约看到了帝国的未来。赵佗庄重朝始皇帝跪拜,叩了九个响头,直到额头上就出血来,他才头也不回的走出大殿。

华夏之南海

第二天,赵佗率军南下,君臣一别,竟是永别。十数年后,中原烽烟四起,赵佗率军封锁扬粤直道,封锁住从中原通往南海的所有道路。直到西汉大定天下,南海在赵佗的治理之下,早已结束诸族混战的局面。赵佗按照秦朝律法将南海划分为三个郡,并让秦朝的大军与当地人通婚,让华夏的文明融入这个南蛮之地,为南海融入华夏打下坚实的基础。汉高祖时期,汉高祖派遣陆贾出使南海,汉帝国提出以诸侯国的形式封赵佗为南越武王,南海为南越国,与汉帝国和平共处。

赵佗见天下已大定,南海诸族已融进华夏文明,便接受汉帝国的册封,以此种形式将南海融入中原。但是,赵佗有生之年从未依附过汉帝国,南越国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属国,但是它的内政是非常独立的,它施行的是秦朝的律法。赵佗给汉文帝回复的国书中提到“老夫身定白邑之地,东南西北数千万里,带甲兵士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

“不敢背先人之故”,赵佗从不敢忘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汉武帝时期,赵佗已去世,由赵佗的孙子继位南越王,然而,新的南越王无能,汉武帝撤销南越国的属国称号,并重新设立南海郡。自此,南海正式融入华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始皇帝授予赵佗密诏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如果想要南海真正地融入华夏,必是数代乃至数十代人的血脉交融方可,当他下令赵佗率四十万秦人大军驻守南海时,他目光已然超出了那个时代,他看到的是巍巍华夏,千秋万代的文明。他无愧是千古一帝。

相关文章

  • 华夏之南海

    翻查历史书看看,发现我们广东人摆脱南蛮这个词,还真的要感谢秦始皇啊。 武成侯王翦南海病逝,赵佗扶灵返回咸阳,始皇帝...

  • 这个底线谁也不准动

    一帮外番之狗,只敢做苟且之事,辱我华夏之旗,狗辈必受吾雷霆之怒,钉耻于南海之渊。笑区区狗辈安敢吠叫,与此等卑奴之狗...

  • 颂炎帝

    华夏文明,自炎之始。华夏之兴,始炎之德。华夏之光,缘炎之慧。华夏之梦,启炎之商。 ...

  • 古风

    古风之美华夏之韵 风之美华夏之韵

  • 华夏好儿郎

    吾之华夏,有大义,有大爱 吾之华夏,有万众,有一心 吾之华夏,有忠肝,有义胆 吾之华夏,有侠骨,有柔情 吾之华夏,...

  • 《闻南海阅兵》诗并书

    《闻南海阅兵》 刘传军 南海自古我领土,主权岂容他人觑; 华夏世代英杰出,诛寇灭敌胜无数; 今日中国已崛起,...

  • 安不忘危

    引吭高歌听那雄鸡傲东方舞华夏 伸颈长鸣看我神犬驰南海护苍穹

  • 多捞多得

    南海渔民船做兵, 兰色国土扬威名。 华夏基业千万年, 炎黄子孙可共命。

  • 知南海事后愤然而作

    百年屈辱,千载仇怨,钓鱼或可稍发。 倭寇犬吠,美掳叫嚣,南海此役必克。 当年二十一条,今日南海仲裁,欺我华夏无人!...

  • 拜孔子

    华夏之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之南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fg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