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作者: 心_翼 | 来源:发表于2020-06-18 22:42 被阅读0次

    第五章: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一句翻译:天地不仁爱,把万物当作祭祀用的草狗一样,而大智慧的人也不仁爱,也是把百姓当作祭祀用的草狗去看待。

    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一样吗?虚怀若谷从不妥协改变自己的原则,当它动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有风出来。话说多了气数就会缺乏,所以还不如守在虚中。

    解析:(1)这一句,除了看到道的无私之外,言语中还充满了人的情感成分,就比如这个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说,天地与圣人一样,都是无情不仁爱的,不会偏向任何一方的,他会把万物和百姓当作祭祀的用品一般去对待。当然,这也犹如一把双刃剑,一面显示出了无情和没有仁爱,那么另一面必然就显示出了大公无私。这种大公无私就是因为尊道而行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会看着没有情分呢?就是因为,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它不以其它意志,特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你想得再好,没用,道该如何还是如何。也就所以,如果你不尊道而行,结果就如同天地对待万物一样,圣人也会如此的对待你。而如果你尊道而行了,那么你也就如同圣人一般,不会成为刍狗。用刍狗来说,仅仅只是为了直白地强调道的作用而已也同时为了强调圣人为道的状况。这里只是说得比较直接而已。所谓信言不美罢了。

    而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具备大智慧悟道行道之人。而这种人,很明显,它具备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过去,这种人是管理天下,管理国家的人。而这也就我们常说的圣王思想的情况。

    (2)把天地用一个风箱来说,天地之间的气,就如那风箱中的气一样,看着虚空,却是饱满的。如果天地动荡了,那么气就会泄露,就和那风箱一样,来回推动就会有气泄出。这都是不好的一种状况。这种动,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说得多了,人的气数都会缺乏,影响人的命运。这也就像那祸从口出一样。说得多了,得罪人,影响自己,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也就会增加。所以,老子就告诉我们,不要有那么多的言语,要守在虚静当中。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让自己生命力都饱满起来。

    对于这个中,儒家有对中的说法,佛家也有。而道德经这里说的中,其实就是相对于虚而不屈来说的。因为动了,所以有气泄漏了,这样是不好的,那么想要好,就不要让气泄漏出来,待在里面。就是说待在它的中间。这中间就是虚而不屈的虚中。

    这一章主要也就是,认识到道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进而可以做到不偏不倚的大公无私。也会体会到悟道和行道的特征,就像圣人一样,更加像道德经提到的老子自身一样,自己在远处看着那些街上浑浑噩噩的人们。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道,总是在和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道者也是如此。这就好像我们活成了自己,明白了道,更加的孤独一般。但,即便如此,这种孤独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是一种自由的特征,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所谓的孤独,其实是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总是保持这一种独立,自由的心存美好的特征。

    同时这个守中,也告诉了我们不能言语太多,也不能动的太多,要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让自己保持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境才能让自己得过更好。

    天地不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gp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