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分别心

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分别心

作者: 7in10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22:58 被阅读0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做草扎的狗;圣人不仁慈,把百姓当做草扎的狗;

天地为什么不仁慈呢,天地不是大自然母亲吗,孕育万千生命?圣人不仁,何以为圣人呢?

仁不仁慈都是人们对天地的主观意识,但是天地却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的,不以仁慈为天地。天地孕育万千生命,万事万物都在天地间,人只是其中一种,人是天地的子女,鸡鸭牛羊也是,树木花草是,石头湖水也是。在天地的眼睛里,人和草扎狗没有什么两样。众生平等,每个事物在天地间都是一样的。这个道理放到圣人眼里也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富贵、贫贱、漂亮、丑陋、善良、凶恶而有任何区别,因为所有这些描述的词语都是人们自己想出来的,因为人们有分别心,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判断。而圣人之心就是无分别心,百姓皆刍狗,刍狗亦百姓。

佛法中也是教育我们要去分别心,佛典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说现象世界中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心分善恶,才有善恶;心分美丑,方有美丑;如果你看世间万物都一样,善从何来,恶又从何来?善恶皆从心来而已。

善恶分别

老子说的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是对天地世界自然的高度抽象。那么在我们程序员眼里看到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应该也是抽象,万事万物皆对象。在面向对象的世界,所有都是对象,都是来源于object,一个控件是一个对象,一个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对象。能看到多大的对象,就能把控多大的系统。老子看到了天地,所以为老子。

相关文章

  • 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分别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做草扎的狗;圣人不仁慈...

  •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道德经》第五章的首句。这句话的意思,历代的解释很多。 首...

  •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文/李唐风 同学群里正讨论老子《道德经》中的两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颇受启发...

  • 天地不仁

    《道德经》里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里的不仁应该是没有分别的意思,在天地和圣人的...

  • 【经书】道德经5(虚静作用)

    一、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断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 老子论“分别心”

    老子论“分别心”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

  •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

  • 岁月静好,顺其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初读之以为圣人,天地之不仁,然细品则面红自惭,觉得自己渺小...

  • 跟殷紫老师学习《道德经》第五章道冲而用天地不仁(一)

    这次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是如何看到天地的无分别心,我们又该如...

  • 道德经学习作业整理(十一)

    这次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是如何看到天地的无分别心,我们又该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分别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n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