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之法,第一以身教为要。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长篇说教,要讲多少大道理,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要给子女做出行为上的榜样,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模。《管子·形势解》说:“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故曰:父不父,则子不子。”其意是说,作为父亲,不知道父子之间的伦理,不能以此教育儿子,纠正其不好的思想行为,那么儿子就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儿子以侍奉他的父亲。所以说,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也不像个儿子。正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至深,子女受父母行为的耳濡目染,会在人格、品质上潜移默化:善的父母常常造就善的子女,恶的父母常常造就恶的子女,所以,古人特别重视父母的言传身教。
清代人石成金说:“治家之法,第一以身教为要。是以为家长者,先以自己躬行仁义,谨守礼法,凡事勤俭,一切诸般都警戒勿犯。因而教诲子弟,大小未有不凛然遵从者。若或自己不正,虽严加教诲,而人皆不服矣。”这就是说,教育子女要特别重视言传身教,家长只有以身作则,他的教诲才有说服力,否则,虽严加教诲,也难以收到实效。正因为如此,《大学》一再强调,“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