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作者: 慕爱希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8:21 被阅读0次

读书的时候,通过鲁迅的简介就已经知道《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没有课外书,后来高中大学有图书馆也就没去看。虽然没读过这部小说,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阿Q精神。

这本书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作为背景,描绘了当时被封建落后文化所支配的黑暗社会,创造了一个自尊自大、自欺欺人的卑微人物形象。

记得读书时老师讲过《阿Q正传》,这部小说是通过阿Q的悲惨遭遇,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与腐朽,强有力地揭露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劣根性,以及封建礼教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沉重伤害,并希望能够以此来唤醒中华民族的反抗与革命精神。

这次读了之后,或许是我知识浅薄,尤其是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著作读的太少,所以没能读出他所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宗旨。

阿Q看起来懦弱胆怯,永远不敢反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他卑微的苟活于这个世界。或许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小丑,让人厌恶,但我却不然,每个人经历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就不同。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阿Q般的存在,包括我在内,我们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这个大世界里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平淡无奇,日夜碌碌无为,平庸世俗的活着,我们在阿Q身上能看到自己丑恶一面的影子。

阿Q的一生让我感到悲凉,但我没有生活于阿Q的那个年代,所以不能感同身受,换我在那个社会背景下生活,或许我活的比阿Q狼狈,所以阿Q的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还是值得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在中国社会,攀比心理一直都比较严重,爱慕虚荣的人比比皆是,学生时代比成绩比学校,毕业比工作,婚后比车子房子,有些父母将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就送去早教,一生都在攀比下度过,活的压抑而沉重。

人不努力上进,就会被人家甩在后面,但过度的与他人比较,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像阿Q一样,即使过的不如别人,也要学会自我排解疏导,遇到困难,日子过的再艰辛,也能轻松愉悦的生活。

当然,看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可以学习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疏导我们的情绪,但不能像阿Q一样自欺欺人、麻木不仁,我们至少要有基本的自我认知意识。

相关文章

  • 《阿Q正传》:夸张只因我害怕

    《阿Q正传》读后感——夸张只因我害怕 说起《阿Q正传》,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吧,在第二章的优胜记略及其续...

  • 双阿正传

    ——原著《阿甘正传》和《阿Q正传》影片。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

  •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很少有人没听...

  • 点燃心中烟火,生命绚烂如歌

    (是寒假要求写的读后感,大家帮忙指正指正呗) ——《阿Q正传》读后感 是自我胜利还是自我麻痹?是道德至理还是...

  • 阿Q正传读后感

    《无知之革命——读<阿Q正传>有感》 读了《阿Q正传》,真切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辛辣和深刻。他能抓住社会底层人民,他...

  •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确实很Q,很弹牙。在小说中,他卑怯、欺软怕硬:遇到人高马大的王胡,与之打架力气不敌,便称“君子动口不动手”;...

  • 《阿Q正传》读后感

    也许对于《阿Q正传》我们并不陌生,也常常听到所谓的“阿Q精神”,说实话,读了这本《阿Q》我就觉得阿Q不是指个人,是...

  • 《阿Q正传》读后感

    读书的时候,通过鲁迅的简介就已经知道《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没有课外书,后来高中大学有图书馆也...

  • 《阿Q正传》读后感

    这个文章写了一个名叫阿Q的流浪农民的那种愚昧,奴性的生活,文章批露出了国民清朝末期的国民精神。看完之后,我对文章深...

  • 阿Q正传读后感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Q正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jf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