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广播里,最常听到的内容就是:各班班主任,请下课后,到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
而这样的会议上,总会布置一些上级要求完成的应急任务。
安全教育、填报材料、统计信息……不一而足。
这不,今天下午,我们班主任就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各班马上报九名学生,利用微信小程序,填写学生信息,生成二维码备用。明天区医院要为这些学生做核酸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检测势在必行。
如何快速选出九名学生,完成信息填报,生成正确二维码?
与学生的身体健康相关,要不要通知家长,征得同意?
学生会同意检测吗?
怎样保证学生的信息正确?
身份证号学生能记得吗?
……
一系列的问题,迅速在我的脑中闪过。
最终,一个核心的问题汇集起来: 如何高效完成应急任务?
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在十分钟里就完成了所有内容。
大家来看看,是不是会对我们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启发?——
一、厘清关键任务
接到任务时,我们不能被领导紧迫的口吻吓住,要知道,再紧急的任务,也要一点点去完成。
这时,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理理任务中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这次任务的核心事件是给学生做核酸检测做准备,方便明天医务人员立即开展工作。
在时间安排上,应该是截止到明天上午。但能尽快完成当然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会议室听到领导吧啦吧啦布置了一大堆,提醒了一大片,中心工作也无非是一两个点。
核心抓住了,工作的方向才更明确。
二、分清利益相关
一项工作涉及到哪些人,与哪些人的利益相关,我们分清楚了,才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从中找出更优先的方案。
这次任务涉及到每班的九名学生,应该还有学生的家长,各班主任等人。
需要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选出九名学生,上报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
三、快速锁定主体
检测学生的身体状况,要不要通知家长?我也在犹豫。
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伪问题。
作为一项上级派下的公益医疗任务,关键主体是学生。
况且,只是检测,结果暂不影响家长。
只要班主任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发动、遴选即可。
这样可以排队干扰,尽快完成。
并非一项工作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工作的主体,要能够拎出任务主要对象。
四、找准行为路径
按照医务人员在会议室的演示步骤,我们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流程是——
选出九名学生——收集学生信息——通过小程序注册——生成二维码——截图保存备用。
怎么选出九名学生,这是一个问题。
班主任指定,家长申报,还是学生自报?
鉴于以上分析,本次只做检测,只要学生同意,即可迅速上报作息。
所以,我将采用学生自报方式,确定九名学生。
信息从哪里来?
核心信息包括: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
其中身份证号是最被学生忽视或忘记的内容。
得先弄准这条信息。
是家长注册,发到群里,还是班主任来做?
既然不必惊动家长,我决定班主任来做,这样也可以少一些家长操作的麻烦,减少彼此咨询解答的成本,节省时间。
五、利用心理效应
下课了,我随即进入教室。
“耽误大家一分钟。”我摆让大家暂定离席,“谁能准确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请举手。”
有近八成的学生举起手来。
“现在有一项免费的公益活动,需要征集志愿者,每班只有九个名额,如果有意参加,请认真听好!”
我煞有介事地说。
做过核酸的都知道,取咽拭子里的感觉特别不爽。我担心学生知道后会抗拒,故意将这件事说得很稀缺。
稀缺产生的效应,让人感觉很珍贵,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好奇和竞争。
“好呀!免费的,我参加!”
学生仍旧高高举起手。
人性中都有贪婪的特点。免费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嘛。
(即使家长知道了这件事,没有告知家长,因为是免费,我想也会理解的。)
“明天医院要做核酸检测,有意检测自己的同学,给你一分钟,自己拿张纸,写上自己的姓名、家长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马上交到讲台上。记住,只有九个名额。开始!”
不等学生多想,我即开始计时。
反应快的学生马上撕下一张纸,开始写自己的信息。
“一位!两位!三位……”
我故意喊着数次,以制造紧张的气氛。
学生纷纷跑上前来交自己的信息。
“好,八……九!征集完毕。”
我及时捂住了学生交上的纸条。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355/acc036d495295633.jpg)
六、善用网络工具
带回学生的信息纸条。回到办公室,开始录入信息。
手机界面小,不如在微信电脑端录入。
做现代班主任,对于电子设备一定要熟悉,懂得利用科技手段方便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微信电脑版日常也挂着。打到小程序入口,开始填写信息。
长长的身份证信息,填错了怎么办?
我想到电脑里存储着开学初就上报的学生花名册。
打开文档,找到学生花名册,不到十秒。
现在的文档,可以云存储,通过文档内搜索,马上可以找到。
况且,日常管理的文档,自己应该熟知存储路径的。
找到学生的名字、信息,用电脑中的快捷键Ctrl+C复制,Ctrl+V粘贴,双手指操作,五分钟搞定。
现在办公室都依赖电脑,基本的快捷键操作,还是要会一点的。
快捷键确实可以通过双手操作,提升文档效率。谁用谁知道!
每生成一个学生的二维码,我就在微信电脑端的【文件传输助手】截图,发给自己。
这样截图不仅在电脑上有,也会自动发到自己手机的微信里,明天打开查看即可使用。
从走进教室,向学生征集,到生成九张二维码截图,总共用时不足十五分钟。
一件小事,让我思考在繁杂的班级管理中应对紧急事务的方法。
我无意在炫耀自己的高效。
只是想到,每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班主任,都应该以小见大,不断积累经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