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图片源自网络
苔,就是苔藓、青苔,喜阴凉潮湿,贴地生长,故又名地衣。
说到这,我想先穿插一个小知识点:地形,就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地貌,“貌”即样貌、样子,就是地面上高低起伏的状态,比如高原、平原、丘陵等;地物,“物”即物体,就是地球表面位置固定的物体,比如大山树木、高楼大厦等。地貌,是宏观上的描述,地物,是微观上的描述。
现在,我们再来思考下,袁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苔藓这个很不起眼的物体来写诗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一年级学过的《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花对鸟,鱼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对韵歌里面提到的具体的物体,都是许多文人墨客常写的内容。可作者袁枚却选了一个比较少见,甚至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物体来写,这是“以物咏志”,也是“以奇制胜”,也可以说是“以小见大”。拿一句广告词解释就是:(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用一句文雅些的话解释就是: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看,一个小小的苔藓,被袁枚寥寥数语勾画出了顽强励志,这就是作者了不起的地方。
下面言归正题,开始学习这首诗。学一首诗,首先得了解作者,了解得越多,对于他写的诗,就越能够理解透彻。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自号仓山居士,在溧水、江宁等县担任过知县(即现在的县长或是市长),辞官之后,在江宁(现在南京的一个行政区)小仓山定居,所以他自己封自己为仓山居士。他喜欢收写诗的徒弟,女徒弟也有很多。
白日,就是白天的意思。我们平时经常听见别人说红日、黄日、白日,你能告诉我有什么区别吗?
我个人觉得它们的区别在太阳出来的时间先后上,早上的太阳一般是红色的,所以人们说朝霞红满天;傍晚的太阳一般是黄色的,所以人们说黄昏;而其他时候,太阳都是热得发白,所以人们常说白热化。
青春,一般指绿色的春天、茂盛的生命、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代。「青春恰自来」: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阻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花,就是苔藓开的花。像米粒一样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的花虽然很小很不起眼,但它并没有认输、没有放弃,没有被失败、挫折打倒,而是努力向上,像牡丹花一样挺起高贵的头颅,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自己始终要做到自信、自立、自强,只要自己始终相信自己,并持续努力,那么,所有的困难将不再是困难,不服输、不气馁,我们一定会成功。
习近平爷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正确看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让顺境和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两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