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期结婚,当时的新婚夫妇可以获得单位分房。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男性的单位会给他们家分一套房,女性的单位也会给他们分一间房,理论上双方的单位会互相通气,有效益较好的单位,分给新婚夫妇一间房就好。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有些厂子因为效益很好,所以单位直接就给了两套房。但是这两套房的地方不一样,一个在二等区,一个在三等区,如果一家人住在两间房的话,会很不方便。这个时候就有一种房虫子的职业诞生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房子由单位分配,这就导致很多人对自家的房子的地点,户型,面积都不太满意,但是房子又属于单位的,你只是有租用的权利,说白了大家都是租户,国家是房主。你根本就没有产权。大量的租户们对自己的房子并不满意,又没有房子的产权,调换房的产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7c2688-1557652726125)]
有很多人会跑到几个著名的公园,摊开一张纸,上面写上自己房屋的地点,楼层面积,等别人过来谈,就和现在各个城市的相亲角一样,如果对方的房子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可以递根烟,大家一起聊聊,而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在二等区拿一套朝向不好的房子换一套朝向好的三等区,就和挑女婿差不多,大家各取所长而已。
而这样的情况是私人自发的换房,而作为主管部门,房管局也会定期组织换房大会集体换房,但是公家的效率总是要低一点的,这种大会一年只开几次,远远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这就给房虫子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群人专门撮合房屋的交换,以此赚取中介费,他们就叫房虫子。
这些人对于谁想换房,换房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他们把这个消息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就连人家家口的经济情况有几口人,多大岁数都能摸得一清二楚,而他们的中介费也都是自己抠出来的,个个是人精。
当时的换房,你可以把10平米的换成20平米的,就相当于拿别针换别墅一样,但是唯一的代价就是需要频繁的搬家,有一些人,他们两年要搬十来回家。
但是这种方法确实很好,每个月只需要给房管局交几块钱,后来涨到20块钱一个月。这就是他们的全部房租了,房屋出了问题,比如说漏雨了,下水道不通了,墙皮剥落了,直接打电话给房管局,房管局就会出面维修。
只不过等到后来,国家在90年代之后就不再开始分配房子了。而房子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时代,到现在我们想买一套房子,要掏出巨大的代价。像比如说北上广,几百万这都算是便宜的,如果想要买一套学区房,大几百万,只能拿下一套小平米的房子,如果想要搞一个100多平的学区房,估计得掏几千万。小编我别说掏个几千万了。我拿出全身的钱,也掏不出几千块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