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脖子上的金项圈来的神秘,“芳龄永继”一语成谶,薛姨妈:后悔
本是为选秀而来的薛宝钗,在贾府小住一段时间后,突然透露出“金玉良缘”的言论。
所谓金玉良缘,全从一样道具上来,那就是宝钗脖子上戴的一个金项圈,这个金项圈的特别之处在于上面刻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对于当时的荣国府来说,是一个有针对性的话,因为荣国府第四代贾宝玉从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恰恰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是一个对仗很工整的对子,通过这个对子,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呼之欲出。
红楼爱好者都知道,金玉良缘在全书中是大关节,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纠葛大都来源于此,而支持宝钗的金玉良缘和支持的林黛玉的木石前盟,虽然是一场关于婚姻的争夺,实则是贾母和王夫人关于荣国府内宅权利的争夺。
那么,宝钗脖子上这个金项圈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宝钗的丫鬟黄金莺所说的,是癞头和尚给的吗?
“源易缘”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金项圈的来历,如果这个刻了字的金项圈真是云游四方的癞头和尚所给,那么宝黛钗三人的命运纠缠就是注定的,如果是人为编造的,那么薛家和王夫人的心机之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了。
金玉良缘:薛家人捏造的通婚大戏?
要弄清宝钗的金项圈哪里来的,首先看看整个金项圈事件中,薛家和王夫人有没有编造的机会。
答案是有。
金项圈是怎么透露出来的,恰是宝钗的贴身丫鬟黄金莺透露出来的,
当时宝钗要看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口内念念有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的丫鬟莺儿听到后,在旁说:“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一段对话,引出了金玉良缘。而这整个过程,很像宝钗主仆二人唱的一场双簧,全程没有外人参与。
其次,金项圈的来历中,涉及到的癞头和尚在哪里,没有任何人见过,实际上有没有这个人,没有任何薛家以外的人见过。
也就是说,宝钗金项圈的来历,除了薛家自己人知道,没有任何外人见过。
所有关于金项圈的事,都是薛家人自说自话,这实在不能不说蹊跷。
再说宝钗金项圈上的这几个字,和宝玉通灵宝玉上的字对仗如此工整,而这几个字薛家也是有机会伪造的,毕竟贾宝玉通灵宝玉上有字并非秘密,连冷子兴这个外人都知道,况且,作为金玉良缘的主要参与者王夫人提供这点帮助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通过这些细节看,如果薛家人存心编造,是存在机会的。
仙界奇缘:有石有草有神瑛,却无金银俗器
关于癞头和尚,考虑到《红楼梦》中确实有一僧一道下凡度化善男信女,神龙见首不见尾,也可能存在和尚度化宝钗的可能。
但从甄士隐梦入幻境,听到宝玉和黛玉的前世今生,林黛玉是天上一株绛珠仙草,为了还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因此才下界还泪。
而贾宝玉因为口中含玉,至少可以证明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和他同出一体。
这样看来,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有非凡的仙缘,而其中并无宝钗。
若说在灵河岸边,神瑛侍者有灌溉绛珠草之缘,但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却是孤零零一个,并没有金银之器与其纠缠,那么癞头和尚又何来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项圈呢?
更何况通灵宝玉上的字,书中名说是一僧一道镌刻其上的,那宝钗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又是谁人题上的呢?
关于金玉良缘中的癞头和尚,最早是黛玉初进荣国府时,就告诉贾家诸人,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的事,而宝钗沿用此称,完全合情合理,直是和木石前盟叫板的态势。
“癞头和尚”能指点你林黛玉的人生,就能给我薛家金项圈。”这或许就是薛家的潜台词。
芳龄永继:一语成谶宝钗终入薄命司
曹翁下笔擅长用谶语,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暗伏着人物的命运结局,而薛宝钗常年戴在脖子上的一个金项圈,上面刻着一句话“芳龄永继”,却为她埋下了一生的痛苦。
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写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但是宝玉却数次摔玉、丢玉,忘了本性,因此仙寿恒昌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奢望。
而癞头和尚曾说,林黛玉如果不见外姓人,就可以平安度此一生,但林黛玉没有做到,所以她的薄命结局也是可以理解的。
宝玉和黛玉,都是因为做不到癞头和尚说的话,才落得悲剧下场,唯有宝钗,她做到了不离不弃,但还是落了个守寡一生的下场。
从这个角度看,宝钗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应该不是癞头和尚送给她的,因为癞头和尚所言所行,并非是一句空话,而是蕴含着命运轨迹的。
如果癞头和尚是为了治病才给宝钗金项圈,那么不会给她一个“芳龄永继”这样一个守寡一生的寄语,这和癞头和尚的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宝钗的金项圈不是癞头和尚给的,而是人为镌刻的。
这也证明,薛家的金玉良缘就是一场人为的设计,而宝钗的悲剧人生也是薛家一手促成的。
就此话题,你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
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红楼夺目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