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篇有关8岁男孩过劳猝死的文章,虽然后来又有新闻说这是虚假新闻,但不管真实与否,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的确是越来越重。
昨天回老家,顺便提了下7岁小侄女的书包。说实话,有点吃力,我问侄女“茜茜,你不觉得太重了么?”小侄女欢快地说:“一点都不重,我刚还清理了部分不用的书出来。”“额……”难道是我的臂力已经退化到拎不动一个小学一年级的书包?
每每跟家长聊学生,感受最深的是来自家长们的满满的焦虑感,他们脸上的焦虑大写着:“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虽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家长们的首要奋进目标,但很少有人说得出起跑线到底在哪里?怎样做才算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是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只会牙牙学语的时候我的孩子就会背唐诗三百首?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玩积木的时候,我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加减乘除?还是说我的孩子在上小班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学完了小学三四年级的内容?……
事实证明,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式的学习从长远来看对他们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是科学育儿开启的正确模式。
孩子行为的原动力,首先应该是好奇心。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只做有兴趣的、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很多热衷于早教的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数数,但效果不太理想。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孩子的好奇心,明明对文字和数字不感兴趣却一直被逼着学,最后导致孩子完全失去了兴趣。所以下次当您想让孩子学习某种东西的时候,先从他的好奇心出发,以游戏的形式教他,通过玩耍锻炼身心和智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们往往都比较急躁,当看到隔壁的同龄孩子已经认识了所有的假名,能从1数到10了,再看看自家的小屁孩还在拿着染料乱涂乱画,内心难免会有点恨铁不成钢。但请您记住,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当他开始寻找自己名字中的字,当他注意到一个苹果、两个香蕉的数量变化时,您再教他认字或数数,此时他才会乐在其中,才能更好地学会你想让学会的东西。
与其过多的、过早的塞给孩子能力所不能企及的书面知识,还不如多花些时间放在亲子教育上,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家庭氛围,用心陪伴,让孩子活力满满,自然而然,他也就会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