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一个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吃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新鲜独特的食材和秘制调料,造就了现在的八大菜系“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
普通人谈吃,一时间千言万语到嘴边而说不出口,只能感叹一句:真香!
文人美食家谈吃,不仅会吃、会品、还会写。美食书不是菜谱,却比菜谱对吃货来说,更有吸引力。
它好像有神奇魔力,总有一条说出你心声,总有一条带给你惊喜,总有一条让你陷入回忆……
今天,叨叨就带领大家一起打卡解锁,文人笔下的中华风味美食。
01 《 五味 》
图源 豆瓣推荐理由:写吃的作品中,我最喜欢汪曾祺的五味。
回忆《昆明的果品》,谈及梨的命名,“皮色深绿,肉细嫩无渣,味甜而多汁,是梨中的上品,因而得名宝珠梨”。
提起昆明杨梅,“极大极甜,颜色黑紫,正如炽炭。数十步外,仍摄人眼目”。
描绘吃胡萝卜的女同学,“她们常常一把一把地买来吃,一边谈着克列斯丁娜·罗赛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胡萝卜”。
夏天是吃水果最好的季节,可很多立志减肥的胖友们不得不盯着糖分超标的冰镇西瓜,每天忿忿不平地啃胡萝卜,想想样子还是挺萌哒。
没有一根萝北是无辜的谈起栗子,更是毫不客气地评价: 昆明的糖炒栗子,天下第一。
而他关于栗树林“方圆数里。树皆合抱,……树下无杂草,干净之极,我曾几次骑马过栗树林,如入画境。”的描述,则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同样“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栗树林」VS「桃花源」此处的栗树林,不只种着汪老最爱吃的栗子,还寄托着他对这座城市,最深沉的爱。
回忆《故乡的食物》,写高邮的咸鸭蛋,”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 一条。这一条我看后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写咸菜茨菇汤水,“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 ”。
写虎头鳖、昂嗤鱼、碎鳌、 螺蛳,“这种东西非常便宜”……
却对家乡的名贵水产,“鳊、白、鯚”和青虾肥蟹一笔带过。
”以无特点,故不及“。那么在汪老眼中,有特点的家乡美食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他在开头引用的《板桥家书》中,就给出了答案:“天寒地冻时暮……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简单来说,汪老眼中的家乡美食是:自然给予小户人家,能够体面而坚韧地度过困难岁月的家常味道。是凝聚平民智慧,拥有原始生命力的市井美食。它们覆盖的人群最广,也最得民心。
02 《雅舍谈吃》
图源 豆瓣推荐理由: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是一本被无数吃货奉为圭臬的美食散文精品。
在他的笔下,有趣的历史典故、古今的名人佳句,只为当下的美食服务。我们得以与千百年前的文人食客一道,共飨最纯粹的喜悦。
谈《佛跳墙》,从苏东坡的“猪肉颂”中总结了“东坡肉”的制作古法:晚上煮了第二天早晨吃,无他秘诀,小火慢煨而己。
谈《西施舌》,在郁达夫的饮食笔记“蚌肉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里,畅想潮州海鲜之味。
闽菜 《西施舌》 闽菜《佛跳墙》谈《吃相》,从礼记的餐桌礼仪“共饭不泽手”说开去,分享地缘文化不同而导致的饮食习惯差异……“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美食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梁实秋的饮食观。
在他的笔下,异国他乡名楼饭庄里,再形似的昔日佳肴,都比不上遥远家乡平民菜馆里,朴素简单但吃过一次就忘不了的味道。
这本书里很多文章的结尾都极短且意味深长。
做铁锅蛋时,他说“照样可以做这道菜,不过少了铁锅那种原始粗犷的风味”。做酱菜时,末了非要补一句”日本的酱菜,太咸太甜,吾所不取“。谈豆汁儿,结尾忍不住吐槽在外地吃到的不正宗,感慨: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月是故乡明用100种婉转而优雅的方式烘托暗示,却都指向同一处地方,愿你能在这本书中体会到老饕文人的柔情与浪漫。
03 《 无非求碗热汤喝 》
图源 豆瓣推荐理由:张佳玮的《无非求碗热汤喝》是他写给生活在江南,所有吃货的治愈美食书。
读完民国大家们写的美食名篇,再来读张公子的作品,依然能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在其所描绘美食故事中的传承与融合。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在琐碎平凡的生活里,对于饮食细节与人情世故精准而敏锐地捕捉。
作者爱吃好吃,从小就是个“馋人”,20多年来,吃下了大概一个养鸡场的鸡。对于「吃」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他分析中国人喝汤浓淡的规律,“从北到南,从乡村到城市,大体是从宽汁厚味浓烈雄浑往精致细巧清淡利落的方向走”,这恰巧暗合了当地人普遍的性格特征。
对于江南人吃面术语的概括简炼精辟。宽汤紧汤(汤多汤少),免青加青(加蒜不加蒜),过桥压底(浇头分开放还是卧于面底)。苏州人对吃讲究,姑苏美食文化的底蕴一览无余。
回忆里外婆的鸡汤,是一片金黄浓郁,热气四溢,鸡肉酥烂,取根骨头都可以划开,一缕缕入口的香浓。
母亲的拿手绝活就是给条大号青鱼,也能给你腌了煎了熬了,见啥做啥,做啥吃啥,做啥啥能香。
父亲和”我“去买杨梅,先尝后买还是闹了笑话,一篮杨梅上层酸甜适口,下层却是干瘪惨淡、白生生的一堆,只能仰天长叹,生活不易……
这本书里,最能说到我心里去的一句话,来自于周星驰的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无论在外多么落魄,每次回到家中,零零发都会收到来自妻子的问候:“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好不好?”
图源《大内密谈零零发》这句话根据主语的不同,可以自行代入很多熟悉的场景里。只有真正经历过饥寒交迫的人,才能明白这句话直抵人心的力量。
04 《写食主义》
图源 豆瓣推荐理由:这本书是著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在《南方周末》上所发专栏文章的合集。他从媒体人转型美食评论家,也曾是两季热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深谙现今读者的挑剔口味。
书里他写潮流的吃喝,也写新鲜的社会百态,并将两者相互阐释,不动声色的冷嘲热讽,有意为之的挪用拼贴,带给读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意体验。这种游戏人间的美食审美趣味,在写鸳鸯火锅的时候,有一段极为生动有趣的诠释:
翻江倒海 VS 不紧不慢正当麻辣的这一边已经急不可耐地倒海翻江,而一壁之隔的清汤,却仍是不紧不慢的江南春水一池,被吹皱的那一种;一路吃来,这种景象也愈发怪异,但见一边是徐志摩的康桥下荡漾的碧波,一边是但丁的地狱里奔腾的熔岩;一边是游吟的张楚,一边是撒野的崔健;一边是韩非的峻急,一边是庄周的随便。
一段话连跨文艺领域、音乐领域、古典文化领域,将古今中外、通俗高雅的艺术符号荒谬地嵌入现实的吃喝场景之中,形成强烈的碰撞反差,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沈宏非的美食作品,写的都是发生在他身上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感悟。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美食,尤其是肉食的喜爱;思考新食物、新生活方式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性;也坚持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还原一个吃货全天候、多角度的贪吃模样。
这是一封写给美食的情书,内容私人、微小、没有教化众人的野心,但深情执着,对于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一种食物饱蘸热爱。
05《鱼翅与花椒》
图源 豆瓣推荐理由:读这本书时,几乎感觉不到外国文学常有的「翻译腔」,文中还保留了大量四川经典方言,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本书作者1994年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四川成都,因为对川菜的热爱,她从一个普通吃货进阶为四川高等烹饪学校的首位西方厨师。
通过扶霞的视角看中国,你或许能够从固有的饮食观念中摆脱出来,去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却总是被我们忽略的,另一个活色生香的美食世界。
扶霞在烹饪学校学川菜 九十年代中期的成都作者笔下九十年代中期的成都是吃货的天堂,空气中绵延不绝地流动着豆瓣酱、花椒和茉莉花茶的香味。
当地人生活慵懒而悠闲,方言也带着甜腻而舒缓的腔调,他们烹制川菜不需要粤菜或鲁菜那些奢侈的食材,喜欢一切从简,化平凡为神奇。
麻辣是川菜的灵魂,特色配料辣椒和花椒不会暴力地放到菜里,只是起到唤醒和刺激味觉的作用。“配料带着点暗暗的甜味,加上豆制品发酵后的腥香,或者芳醇的陈醋酸味,一点一点地勾引诱惑着你, 让你满心欢喜”。
川菜 麻婆豆腐这本书先写川菜,接着又写了湘菜、粤菜、闽菜、北京菜和淮扬菜,书中既有对具体菜肴的品评,也有从饮食角度切入,对中国饮食、中国人、中国社会特点所做的深入思考。有些内容的确浮于表面,但一份懂美食的汉学家写的人文观察报告,必有其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对川渝生活和川菜感兴趣,那我推荐你阅读这本书,它会教你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热爱生活、会吃懂吃的美食家。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