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体关系入门》第十章读书交流

《客体关系入门》第十章读书交流

作者: 茶痴 | 来源:发表于2015-11-06 09:43 被阅读0次

主持人:班长、小字

内容:

童年时躯体创伤和性创伤主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躯体创伤和性创伤是不安全家庭抱持环境的起因和结果。

有过创伤经历的孩子几乎都不能很好地防御虐待。经历的创伤越强(即使在成人期),这段经历的储存就越可能像被密封起来,深深地埋在心底而被遗忘。核心自体可能意识到心理中的这些空白,或者碎裂的自体可以处理分离而无交流的记忆团。

受到严重创伤的来访者的思维往往是具体的,他们不是用语言表达,而是用身体失调表达的。就像弗洛伊德的那些癔病患者,他们的疼痛、麻痹、或者咳嗽都是将创伤引起的无法承受的情绪反应转换成身体症状,虽然疼痛但却可以承受。现在我们认识到诸如此类的转换症状象征了无法承受的内在客体关系。受到创伤的患者可能会不断地重复看似毫无意义的动作,比如洗手,以此转移对创伤的注意力,试图洗去创伤而实际上不想起它,或者他们也可能会反复沉浸在日常琐事中,保护自己远离这种深切的情感痛苦。

躯体创伤和性创伤对发育倒影响

◇ 创伤核心的封装

◇ 心灵中的分离和空白

◇ 意识自体的分裂

◇ 自体的多重分裂,各自分离的记忆团,意识层面没有交流

◇ 对幻想进行加工和象征化的能力受损

◇ 刻板的、具体的。有时非语言的思考

◇ 日常琐事的防御性预先占据

◇ 躯体症状的预先占据

◇ 重复创伤的内隐记忆行为

童年性创伤对女性的影响(弗蕾达案例)

弗蕾达最初来治疗是因为无生理原因的腹痛。她在幼时看到父母性交,这段记忆很容想起。但是在七八岁的时候,父亲曾经强迫她口交,和她发生性关系,这些事她用几年时间才想起,当时,弗蕾达开始来月经,为了解释她的血是放哪里来的,她的父亲把手指放到她的阴道里。她记得自己为了躲避父亲,总是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在那里她以损毁玩具娃娃为乐,她用剪刀在娃娃的两腿之间剪开,然后把番茄汁挤到伤口里。成年以后,弗蕾达只有在分离的时候才能和丈夫发生性关系。虽然她爱自己的丈夫,也信任他。

治疗开始以后,弗蕾达很害怕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再次唤醒那段创伤。于是她感到和丈夫发生性关系,还有治疗本身,都可能会再次带给她创伤。作为对这一恐惧的反应,她避免利丈夫发生性关系,并且在多次治疗中一直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她的家庭日常生活上(她的工作、驾车带孩子、天气),很少做梦,只有偶尔几次出现了几分钟痛苦的感觉。在这些短暂的进入到创伤事件的时刻中,她常常被自己人格中已经被分裂出去的儿童所占据,恐惧地看着周围,就像蜷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让父亲找到她。

经过很多年漫长而辛苦的治疗,倾听她的日常琐事,治疗师开始和弗蕾达建立一种安全感;这让患者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害怕,将创伤的躯体和行为表象转换成叙述的形式,减少记忆团和创伤性核心中的分离性空白,用属来替换创伤的方方面面。

童年创伤和童年期重要形象的丧失有什么不同?

术语”童年创伤"被用来指早年应激性的经历,如分离、惊恐、亲人丧失。除非这些经历能用语言表达,积极地感到悲痛,并被修通了,否则这些经历会导致心理上的负担,有时还会导致后来生活中的症状,如抑郁;我们并不是说早年父母的去世不是创伤,但这不是隐秘的,而且孩子可以求助于社会支持。我们使用”创伤",这一术语来指单次打击或压倒自体的积累效应对心理形成的挑战,要么因为创伤很严重,要么自体很微弱,当然也因为孩子无力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当然,在实践中这些差别可能并不是很明显。

成年后的创伤会怎样?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创伤性战争神经症、越战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核爆炸受害者的研究显示,躯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可以击倒成熟人格中最好的防御,并导致严重的分裂和对创伤的封装。这也是应对情感痛苦和灾难恐惧又一次侵袭的方法。新的创伤会与先前存在的任何丧失和创伤相呼应,使个体之前处理适当的内心损害被当前的创伤加重,而且也变得更加复杂。

创伤对其他的家庭成员会有怎样的间接影响?

一个家庭成员的创伤通常会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间接的但却严重的影响。这首先是因为其他家庭成员会受到经厉创伤的人有所改变的影响。其次,不论父母怎样不想让孩子分担,过去的创伤常常会代代相传。这是因为他们以一种不为人之的、潜意识的方式,传递的是创伤内在的客体关系。

在主要的创伤发生之后,心理会与痛苦分离开,创伤性内容会被驱逐到一个偏僻的角落,包上外壳封装隔离起来。这是应对无法抵抗的焦虑的一种原始方式,这样人可以继续生活下去。这个外壳随着时间会加厚、变硬,阻断自体不同部分之间的潜意识交流。这将导致人格的僵化。如果这个外壳变弱了,创伤性内容可能逸出,这时人会感到非常恐慌,用尽办法逃避心理压力。在外壳周围保持一个紧实的边界,这似乎可以有效地防止创伤被激活。然而,这样却可能通地投射性认同将创伤传递给下一代,而他们可能会因此产生症状。

例如,如果父母曾在童年遭受到性虐待,他们会竭尽全力地不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他们也会传达出严重的焦虑,觉得性会毁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音调和焦虑的眼神都会向他们的孩子传送恐惧的信息,尽管他们并没有这样说。

讨论问题:

如何自己疗愈童年创伤?

相关文章

  • 《客体关系入门》第十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班长、小字 内容: 童年时躯体创伤和性创伤主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躯体创伤和性创伤是不安全家庭抱持环境的起...

  • 客体关系入门第一课

    #客体关系入门第一课# 2015.10.11 C&B15班课程备忘录 客体关系入门第一课 客体关系视野下婴儿早期的...

  • 《客体关系入门》第二章读书交流

    支持人:郑丽娟&付雪丽 一、知识点 【心理地形理论】 弗洛伊德最初将心理描述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这一最...

  • 《客体关系入门》第五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班长、小字 一、客体内射之后,除了分裂和压抑,人格之间的潜意识组织和交流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投射性认同和...

  •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入门》第七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郑丽娟、付雪丽 克莱茵关于位态的慨念描述 偏执-分裂样位态:存在于生命最初...

  •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入门》第七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郑丽娟、付雪丽 一、克莱茵关于位态的慨念描述 偏执-分裂样位态:存在于生命...

  • 无标题文章

    《客体关系入门》第七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郑丽娟、付雪丽 克莱茵关于位态的慨念描述 偏执-分裂样位态:存在于生命最初...

  • 《客体关系入门》第一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张旭兰、毕馨予 内容: 一、首先来说绕不开的前言,在前言中提取两句话: 1.处理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理论原...

  • 《客体关系入门》第一章读书交流

    主持人:张旭兰、毕馨予 内容: 一、首先来说绕不开的前言,在前言中提取两句话: 1.处理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理论原...

  • C&B15班《客体关系》第二次课

    客体关系是一门学问,让我们看到关系的源头“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这本《客体关系入门》要好好阅读才能加以很好的理解,O...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入门》第十章读书交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rc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