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转载。
2019-07-30 中国农业大学
2019年7月17日至29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孙庆忠教授带领其团队侯玉峰、刘超群和王翊加三位指导老师以及来自6个学院的共计48名青年师生在河北涉县王金庄村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田野调研,围绕梯田沟域踏查、村落文化元素梳理、乡村发展问题与挑战的探讨等三部分开展工作。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研习营师生于17日下午抵达王金庄村,分五大组入住七户村民家中。当天傍晚,全体师生同涉县梯田协会主要成员一道听取了涉县农牧局副局长贺献林的报告。他从涉县旱作梯田的概况、系统特征、存续千年的智慧和保护思考等方面介绍了“涉县旱作梯田的特点与保护实践”,为团队调研工作打下了认知基础。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探访宗祠庙宇——寻觅乡村传统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18日,全体成员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参观了王金庄村龙王庙、白玉顶奶奶庙、马王庙、曹氏宗祠等主要人文景观,使大家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有了初步认知。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踏查梯田沟域——认知千年农耕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19至20日,各组在梯田协会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梯田,对岩凹沟、大野岭和石崖沟进行了沟域踏查,主要工作为整理地名故事、绘制沟域路线、拍摄重要地标等,为与村民共同编纂地名志提供了一手材料。
毛驴把水驮上山,我和明弟在做饭,农大师生拍下了做饭全过程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深入农家访谈——熟知乡土社会变迁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熟悉王金庄村基本情况后,各组根据前期经验,对村民进行了口述史的采录并针对文化元素进行了访谈。如第五组同学围绕饥饿记忆、房屋结构与功能变迁、饮食文化和毛驴等主题,对村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进行了访谈,侧面了解了王金庄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对话民间组织——共商梯田保护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25日晚,研习营师生与村民面对面,就“旱作梯田的保护利用与发展”进行了讨论。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如何解决撂荒问题、保持梯田活力,如何提高花椒单价、增加村民收入,如何打造文化品牌、增加收入来源等都是大家热切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26日晚,各组带队老师进行了阶段性工作汇报,部分同学们分享了调研感受。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指导教师调研心得
孙庆忠教授指出,山地静默无语,但不意味着被忘却,山林田地与家户相连,承载着村庄的情感与村民的故事。不同于早期人类学的猎奇式研究,当下的田野工作更像是寻找平淡生活里的英雄。田野工作的魅力在于相机而动,同学们在田野中可能会因与期待不同产生沮丧情绪,也可能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刘超群老师说,通过入户访谈,能够熟悉每一个家庭过去的生活经历,从而透视村庄的历史脉络。自己做过很多次田野,但第一次和学生一起做田野,真切地看到同学们的性情、困惑与成长。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王翊加老师关注人文建筑及梯田景观的设计。她说,王金庄的每条沟都有自己的特色,石崖沟地貌独特、植物资源丰富;有则水沟里藏着明国寺,虫鸣鸟叫,别有一番景致。无论是梯田还是村落,都展示出长久以来积累的人们对自然资源充分而恰当利用的智慧。深入梯田,深入村落,让老师同学们对旱作梯田系统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侯玉峰老师认为:一个王金庄,百年农耕史。遗产是宝贵的、行将消失的、亟待保护的,而最能保护遗产的就是王金庄人。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同学们在田野工作中既要脚踏实地,捕捉田野的每个细节;又要仰望星空,将思考付诸于行动;同时不忘叩问心灵,感知村民的内心世界,理解乡土生活,从而深入思考乡村发展问题。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在王金庄开展为期十二天田野调研青年学子田野感悟
走进王金庄,我们首先了解的是驴。我们了解驴的生活习惯,逐步感受驴的作用,驴的意义,驴的情感价值,然后在此认知基础上去看王金庄驴的危机。陌生爷爷朴实的问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温暖,我们貌似明白了,什么是所谓的情怀、情感。
——王泽恒
我发现自己很大的问题是,进入村庄后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村民的生活,但那就是他们的生活。那些在我们眼中很苦很累的工作,在他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理解这种不同地域文化下生活方式的差异。
——路之纤
访谈工作的确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我们不应该急着去寻找答案,而是先静下来,与访谈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等我们慢慢的完成这些基本工作,其实答案就已经不知不觉的出来了。
——方东
在王金庄度过了12天,听起来虽短,但是却收获了很多很多,认识了王金庄的很多可爱的村民,探索了王金庄的山沟与街道。临行前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前来送我们离开,突然意识到刚来时还是陌生的人们和土地,现在已变得无比熟悉。
——徐萌
尊重土地中挣扎的农民、尊重可能目不识丁的老农,他们能呈现的是一个更生动、更温情辽阔的乡土世界。活在当下,不必为已发生的抱憾,不必为未发生的惶恐。每天只专注于做好今天的事,做好今天的观察、访谈、田野记录,好好体悟当下的田野。
——张静静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你能够走得多远,你的生命能够延续多长。孙老师对学生们的培养也许是延续他的思想、延续他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郭书恒
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小萌新,这次的王金庄之行给予了我太多的惊喜与解答。天禹师兄的耐心带领和小组成员的齐心协作,还有梯田协会和村民们的善意,这些让我仿佛抓到了那么一丢丢的“学术的尾巴”,这一丢丢的小尾巴让我常常在入户访谈时带着一种微妙的欣喜和激动,让我在整理地名志时能够发自内心地想要记录下来一切的美好。
——史嘉诚
文字:江沛、王洁
视频:王洁、张怡然、王泽恒
图片:农业文化遗产研习营全体师生
编辑:陈瑜、王泽恒、江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