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6 周五 严重雾霾天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5075/0ce4819ddcf6572d.jpg)
缺失的目标:孩子不爱学习的真正病灶
著名未来学家和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之谜”演讲中告诉我们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新发现,那就是:20世纪那种简单劳作的物质奖励体系已经不适合21世纪的白领职业了,今天几乎所有复杂的工作都需要融合新的技能,尤其需要用创新的态度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21世纪的奖励体系呢?平克给出的答案是:
自主感、可控感、意义感。
这套关于驱动力的新体系,与我平时鼓励孩子为自己制定目标的三个步骤很相似,这也反证了为何我的孩子能与我合作,而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学习而“翻船”。
步骤一,把学习目标还给孩子,给予学习自主感。
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父母着急为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是担心孩子内心没有目标。而在孩子看来,家长制定的目标是来管制和约束自己的,更糟糕的是那些目标并不是孩子想要的目标,虽然目标做了许多,却变成纸上谈兵的虚妄摆设。当孩子发现目标是自己的,而不是妈妈强塞给他的,他就会有意愿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发出一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动感,是执行目标的最大动力基础。我把希望孩子不打游戏的目标与孩子向往的目标关联起来,把焦点放在他自己定下的目标上。
步骤二,发现“最近发展区”,给予学习可控感。
如果我们希望让孩子真正做目标的主人,必须让孩子觉得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能够完成和做到的。
除了在学习程度上需要给予孩子可控感,还需要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现阶段的特长和兴趣制定目标,把目标聚集在孩子的兴趣、优点和长处上,多体验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帮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好了,有了正向的情绪后,自然会为自己不擅长的事去努力吧,这是为何自信的孩子更敢于接受挑战,越战越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5075/f1d58838ca172391.jpg)
步骤三:提升目标对孩子的良好作用,给予学习意义感。
意义感是一个特别重要但又经常被家长忽略的自我驱动因素,如果孩子能从一件事情中找到自我的意义和价值感,家长就不需要每天向老和尚敲木鱼般督促孩子学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