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留地,每家都自由耕种,收获满满,周小花家也不例外。周小花用收获的棉花给家里添了一床又宽又大的新棉被,剩余的棉花又给两个孩子絮了新棉袄,破天荒也给自己做了一条新棉裤。一大袋子花生周小花分成了三份,一份当下一年的种子,一份平时给孩子吃,另一份留着过年招待客人。
芝麻也长势良好,周小花掐了一筐芝麻叶,足够一年吃芝麻叶面条了,收获的芝麻做成芝麻盐,一个冬天早晨的才也能解决;收获的黄豆到春节的时候也可以和别人家合起来磨一盘豆腐,到时候让孩子们过过豆腐瘾,也不用眼巴巴的看别人家吃豆腐嘴馋了。
不用去菜园里出工干活,周小花的闲暇时间就多了起来。三亩麦子也被堂哥一家帮忙播种完毕,自留地周小花种上了油菜,要是长势好的话,能解决一年吃油的问题。
土地包产到户后,社员们的时间自己调整,大部分农活男人包揽,而且互相帮忙早早就播种完毕,闲下来的女人们除了做一日三餐,再做一些针线活,貌似有点无所事事了。这个时候大队妇女主任到县里学习回来,就把妇女们召集起来,把学习内容迅速传达到位。
鉴于包产到户后,大部分妇女同志闲暇时间多,县妇联和绣花厂,还有鞋厂联系了一批手工加工活:一种是给枕头面上手工绣花;另一种是做手工童鞋,远销到市里的服装店。完工验收合格后,交货收加工费,而且价格还比较合理。
对农村妇女来说,无论是手工绣花,还是做童鞋都不在话下,有点不同的是以前绣花找人画个图,颜色自己搭配,现在是来料加工,按照对方的要求制作罢了。妇女们跃跃欲试,情绪空前高涨,周小花自然也是期待的心情,闲暇时间多,做点手工活补贴家用也不错。
以前有点闲时间爱串门的年轻妇女们,每天收拾完家务,都忙自己的小副业,一张木头小方桌就是女人们的战场。簸箩里放满各色各样的线和的确良枕头面子,有的小放桌上放的是大小不一的鞋底子和各色鞋面子,生怕耽误交活的时间,上茅厕都是一溜小跑。
从种上冬麦子到芒种收麦子,端端7个月的时间,手速一般的妇女劳动所得的收入比在生产队劳动一年的收入还高。这下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农活尽可能自己干,甚至女人做饭的时候,男人们也主动去烧火。
麦收季节很快就到眼前了,学校也不再放麦忙假,每一家的活计自由安排。堂哥还算守信用,一家老少齐上阵,一天半的时间就把周小花家的麦子收割完毕,用架子车拉到场上剁起来,又用两天时间把自己家的五亩地也收割完毕,一个星期后,周小花家的麦子已经到了家里的库房里,目测有1800斤。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麦子,朵朵开心不已,忍不住问:“娘,咱家这么多麦子,磨成面粉是不是可以每天都能吃白面馍馍了?”
哥哥更是兴奋,也赶忙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娘,咱能烙油馍吃吧!”
看着俩个孩子期望的眼神,周小花连忙答应:“咱们能吃上白馍馍,也能吃上油饼子。”说完这些,周小花心里盘算起来。
1800斤小麦,留下100斤种子,剩余的1700斤麦子,按80%的出面率,能磨出1360斤白面,平均到每个月就是100斤白面,无论娘三个怎么吃,顿顿吃白面也有结余。把结余的面粉留到下一年,即便麦季收成不怎么好,也能保证全年吃上白面馍馍。
剩余的麸皮,估摸也有300多斤,卖掉不合算,怎么处理?周小花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不过还是想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咱们以后磨面剩余的麸皮怎么办?以前的麸皮少,也就养几只鸡,吃个鸡蛋,现在麸皮多了,娘想买个小猪崽,你俩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愿意……”朵朵和哥哥几乎是异口同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小猪崽不光吃麸皮,还要吃青草,娘要加工鞋子,没有时间打猪草,这可怎么办?”周小花故意皱起了眉头,显得很为难。
哥哥看看朵朵,朵朵又看看哥哥,两个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盯着母亲的脸,等待结果。
“你俩看这样行不行,以后你俩放学写完作业,就到咱家的自留地去拔猪草怎么样?小猪崽长大后卖的钱给你们俩买新衣服好不好?”周小花给孩子们画了大饼。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能不能买画书看?”朵朵对画书很是向往,每次到云云家,对云云的画书爱不释手。
“我想要一把玩具手枪,还想要一个新书包。”哥哥也不甘示弱,及时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赶紧表达出来。
……
平时周小花给小猪崽喂麸皮和青草,到了秋天,自留地的的花生杆,黄豆杆,还有玉米芯粉碎以后和麸皮参在一起,成为了猪崽的优等混合食料。小猪在周小花母子三人的精心照顾下,就像吹气的赖呱呱,一天一个样。
八个月后,小猪崽长成了大肥猪,被副食品公司收购回去,卖了130元,出乎周小花一家人的意料。这130元是一家人一年的抚恤金的总和,周小花又有了新的安排。
周小花找堂哥商量,想把屋顶的麦草换成瓦,以后就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房子漏水了。
堂哥也是实在人,就和周小花做了预算:“房顶置换檩条和购买瓦,大约要150元,还有人工费,怎么着也要50元吧!”
周小花粗略估算一下,这一年多自己加工童鞋的手工费也有100元了,拿出70元应该不成问题,就表明了态度:“堂哥你看着办吧,这些钱我还能负担起的。”
既然周小花做好了准备,堂哥也做了顺手人情,于是给周小花吃了定心丸:“弟妹要是相信我,这些事就交给我办吧!"
“怎么会不放心你,你看着办吧!”堂哥的为人,周小花这些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紧接着周小花一家三口搬到厨房住,在门口盘了一口临时锅灶。七天之后,周小花家的房子在堂哥带领自己家几个儿子的操持小,又请了两个大师傅,顺利完工了。
周小花母子三人住进瓦房里,顿感踏实许多,再也不用担心下暴雨,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有新房住,吃上白面馍馍,疑虑希望照耀在母子三人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