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新课堂人工智能与教育
别人都在讲数字公民,这个老师却要“去数字化”

别人都在讲数字公民,这个老师却要“去数字化”

作者: 智能观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09:17 被阅读2次

公民是没有界限的, 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教授学生的公民教育课也适用于数字世界,反之亦然。那为什么要分线上和线下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永远都是好公民吗?

摄影师:Edwin Andrade 来源:Unsplash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教育技术人员,尽管我知道教课很重要,但我仍会抽出时间加入数字公民的行列。然而,我发现这个称呼本身,并没对我的事业产生多少帮助。那些不愿意长时间在线的人,对“数字”这个词很排斥,而早期的网民也认为数字化这个标题是多余的。所以,我开始不再重视数字化的身份。

2015年,在涵盖六年级至十二年级的私立学校,我第一次决定放弃数字化,但这不是唯一要做的改变,我想将公民教育课真正融入课程。然而我明白,要想创造持久而有意义的改变,需要时间、支持和承诺。

准备

在开始这一项计划之前,我需要一个跨学科小组,共同探讨学校中最合适的公民教育课。所以我向老师们发了一份意向表。几周后,我找到了几位教职员工,他们代表着各种各样的校园团体,并都有兴趣将公民身份带入学校。

我和小组成员每个月都会见一次面,讨论关键需求。例如,成员建议创建“d日”( digital days),准备公民活动,进行十五分钟讨论。其他人则建议办家长会议和由学生主持的讲座。

经过几个月的会议,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第一个想法——d日。我们开发了一个数据库,里面是5到10分钟的公民活动,其他老师可以推荐给学生。每项活动包括一个视频或其他类型的多媒体资料,以反映问题,激发讨论。活动主题涉及当今社会问题、安全、身份、隐私和技术的积极应用。通过持续接触公民身份相关的话题,相信学生会对周围世界产生同理心。

主办活动

确定基础框架后,我们每月推出家长“科技”会议,以及由学生主持的每年两次的讲座。这两次讲座都是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发言机会。

我们开始与家长进行早餐对话。从家长的利益出发,选择主题,以确保这些主题是有益的,实用的。虽然家长的谈话热情不是特别高,但我们的对话室总有家长来。众所周知,让家长来一趟学校多么难。

由学生们主持的讲座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午餐和集会时间都可以。讲座平均十分钟。在这短暂而有意义的时间里,学生有机会了解同龄人是如何积极塑造公民身份的。

在第一堂讲座中,五名学生分享了他们培养数字公民身份的方式:通过一个以海地学校为特色的服务网站;通过给贫困女孩提供帮助的众筹平台;通过艺术作品和音乐出版网站;学生们展示了存在的重要性。这种存在感对学生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慈善事业到艺术庆祝活动,都让他们有不同的收获。

还有一次,学生领袖通过社交媒体,大力抨击一些不良现象。通过这些,学生们学会了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融入课程

最初,我们想要建立公民意识,是通过计划性的活动,如讲座、家长会议和每周活动来实现的。虽然这些都已发展为常态,但它们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融入课程。

今年,我们使用d日模板,给教师一周时间,完成一个公民活动。有时是针对K-1和2-4级的单独活动。这个活动十多分钟就能完成,它与教室章程或学生的课程匹配。教师可以开展团队教学活动,也可以调整活动或将活动融入其他课程。在课堂上,我觉得这是另一份责任,我和图书管理员合作,把相关概念纳入社会学课程。

每个班都展示了 “数字周” 的不同活动,这种形式最能代表一个班级的特色。

资源

那么,如果你想应用,应该从哪儿开始呢?看看以下5点:

1.组建一个跨学科公民小组,定期开会,确立学校的独特需求。

2.从网上获取资源,分享到学生、教职人员和家长的公共网站上。

3.给教师、学生、家长群体发言的机会。

4. 定期主持活动。

5.把公民教育课纳入你的课程计划。

通过这个由教师支持的计划,我们能够采取最符合我们多元化教室需求的公民措施。希望你也可以“去数字化”,毕竟当你关闭笔记本电脑,或者让手机静音的时候,公民权并没有结束,它就在我们身边,仅仅是公民身份。

来源:Edsurge

作者:Christy Fennewald

智能观 编译

—完—

亲爱的朋友:

当人们开始关注“数字公民”的概念时,这位老师的想法和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思。

祝安!

                                    智能观  一米

                           2018-2-6 于北京中关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领域更多的干货?

想了解更多专家的“智能观”?

请在对话界面点击“找找看”,去获取你想要的内容吧。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都在讲数字公民,这个老师却要“去数字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ygzxtx.html